文章插图
武器必须要考虑灵活度的问题,因此不能无限增加其长度,这主要是考虑到金属刃头的重量对于使用者体能的限制。正因如此,矛在长度上的开发潜力要远高于戈。毕竟,相比于结构简单的矛头,戈无论再简化结构,其戈刃都要重上许多,如果戈想要和矛一样制作成相同的长度,那么它挥砍起来的灵活性就无法保证,这在车战中无疑是致命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挥砍、切割之类的攻击方式虽然对无甲目标杀伤力惊人,但对于青铜甲、铁甲的杀伤力始终不足,当人们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后,这种杀伤力的差距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在这种结构差异导致的杀伤力差距面前,人们对戈的那些优化,很难改变其衰落的命运。
文章插图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浑铸戟除了这些改变外,戈也衍生了诸多变种武器。如我们熟悉的“戟”,也是一种由戈和矛合一而成的武器,在攻击方式上,它保留了戈的挥砍功能和矛的刺击功能,这样的结合似乎使长戟同时具备了戈矛两种兵器的优势,然而实际上,戟虽然在成熟后逐渐代替了戈,并成为汉代五兵之一,但却并没有如人们预期般取代长矛。在铁器盛行的战国晚期,铁戟开始淘汰青铜戟列装军队,而这种由新材料制作的卜字型战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那非常适宜钩杀敌人的直角横枝。然而,面对防护日渐强悍的铠甲,钩杀这种攻击动作和挥砍一样,能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弱,即使是选择刺击,横伸的卜字枝杈反而有可能导致卡刃。以至于到了后来,那种与矛刺呈九十度角的卜字戟逐渐被横枝向上翘起的改型卜字戟所取代。这种境况,是戈和戟同样面临的窘迫,防护类兵器的防御力超过了前者的攻击上限,以至于在面对这些铁罐头时,这些昔日的兵器大佬,反而不如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枪矛来得靠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戈和戟的日渐式微,实在是“非战之罪”。参考文献:1.《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2.张杨力铮《从出土青铜兵器组合看商、西周时期军队配备与作战方式及其演进》3.石晓霆、陶威娜《夏商时期的戈与野战方式浅说》4.钟少异《金戈铁戟——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与传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韩凯|人世间|爱不过是潇洒过活
- 安徽省|喝酒最猛的6个省份,喝酒如喝水般轻松,外省人一般喝不过他们
- 三大碗|暖胃又养生,一次吃三大碗都不过瘾的葱爆羊肉
- 养生|暖胃又养生,一次吃三大碗都不过瘾的少女心蝴蝶结面包
- 蛋黄|草莓奶油蛋糕这样做百吃不腻,吃1次不过瘾
- 酱料|超好吃的柠檬虾滑这样做百吃不腻,吃1次不过瘾
- 蛋炒饭|情人节|我想吃青菜面,不过你想吃炒饭,于是我就做了一道炒菜饭
- 乐乐|喜茶被曝裁员背后:近六成茶企活不过三年
- 果酱|果酱蛋糕卷这样做百吃不腻,吃1次不过瘾
- 冷兵器|他号称《水浒传》使斧子的第一人,他有后代吗,其实这事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