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研究院发布高端EV车市报告 为车企布局提供专业建议( 二 )


2021-2025年主流燃油车企业也会积极效仿直营、OTA等被高端EV车企推崇的新技术、新模式 , 助力传统车企转型升级 。
补齐短板:未来5年高端EV的成本、续航等核心短板 , 将被进一步补齐 , 但期间燃油车也会加速技术升级 , 不应盲目乐观
近十年 , 电池包价格由8000元/kwh快速下滑至1084元/kwh , 随着电池等核心成本的大幅下滑 , 目前Model 3等部分高端EV车型的定价可媲美同级别燃油车 , 未来随着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滑 , 高端EV车型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2017-2019年 , 纯电动乘用车能量密度显著提高 , 由107.94Wh/kg提升至144.07Wh/kg , 2020年小鹏P7、Model 3、部分蔚来车型的续航里程纷纷超过600km , 越来越接近同级别燃油车续航里程 , 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 , 续航里程还将持续提升 , 有可能超越同级别燃油车 , 提升高端EV竞争力 。
2021-2025年 , 将成为燃油车提升热效率、普及混动技术的黄金阶段 , 动力、续航等关键指标将进一步提升 。
引领潮流:未来5年中国车市卖点将更聚焦智能、科技 , 助力高端EV发展 , 但价格、安全等也是核心诉求 , 且燃油车占优
近几年中国购车用户对智能、科技等关注度持续提升 , 2020年前三季度智能科技位居男性购车关注因素第三位 , 位居女性购车关注第二位;目前 , 高端EV已经成为中国智能、科技等概念的核心载体 , 蔚来、特斯拉等高端EV品牌引领2019-2020款主流品牌智能化标配率;未来几年高端EV的智能与科技等卖点将进一步强化 , 目前蔚来正在规划自主芯片研发项目、特斯拉向L5级自动驾驶发起冲击 。
除了智能与科技 , 价格、安全等也是广大购车用户的核心诉求 , 且上述指标 , 燃油车明显占优 。
易车研究院发布高端EV车市报告 为车企布局提供专业建议文章插图
迎合用户:未来5年高端EV能较好迎合女性、大龄、增购等新兴群体的诉求 , 但目前多数新兴群体的消费主体仍是燃油车
2021-2025年女性、大龄、增购、大城、私人、高端等用户对中国车市的贡献将持续增加 , 且高端EV能更好迎合上述群体的购车诉求;目前上述新兴群体的消费主体仍是燃油车 , 未来5年 , 燃油车的技术、服务等都有较大升级的空间 , 不应轻视燃油车的反击能力 。
扩大出口:未来5年高端EV出口欧美潜力巨大 , 同时也是中国燃油车出口业务迎来质变与提升欧美占比的关键期
据中国海关统计 , 今年上半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 , 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 , 同比增长271.6%;目前 , 特斯拉、蔚来、小鹏、宝马等正积极布局海外高端EV市场 , 特斯拉计划2021年出口10万辆;海外市场将成为高端EV的重要增长点 , 2025年高端EV出口量有望突破20万辆 。
2022年股比放开 , 将大规模刺激外方控股的燃油车企业 , 强化出口业务与提升欧美占比 。
受益政策:未来5年高端EV将持续受益政策红利 , 但力度持续减少 , 为高端EV持续增长埋下隐患
2021年起双积分将正式实施 , 续航里程更长的高端EV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新能源整车补贴与购置税补贴将延长至2022年 , 续航里程与售价更高的高端EV将成为最大受益车型;从中央到地方 , 将为充电桩建设、日常充电、停车等提供各类补贴 , 助力高端EV发展;在各大限购限行城市 , 限购指标与路权优先方面都向电动车倾斜 , 助力高端EV发展 。
2021-2025年 , 补贴力度将持续减少与退出 , 极有可能对EV销量的增长造成巨大波动 。
理论上一个健康的高端EV车市 , 应最大限度减少政策的支持与保护 , 2021-2025年高端EV车市遭遇政策性波动不可避免 。
涌现新主体:未来5年高端EV的新参与主体将持续涌入 , 但实力参差不齐 , 多数缺乏核心价值与独特卖点 , 越发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