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 三 )


陵墓|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
文章插图
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
03
发掘后:文物损毁问题
按常理,陵墓考古工程可分为发掘工作和文物整理修复保存工作两个部分。1958年7月,定陵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地宫也略作整修变成“定陵博物馆”,于1959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但文物的整理修复保存工作,却几乎完全停滞了下来。非但停滞,还出现了严重的文物损毁问题。
定陵文物损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当时的文物修复保存技术严重不足。定陵出土的丝织品不但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织工细致,每卷丝织品上,还都留有腰封,写有尺寸、时间、产地与质地,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研究材料。当时的专家们使用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来加固这些出土的丝织品,结果是初期效果不错,过了些时间之后,这些处理过的丝织品便开始失去光泽、柔软和弹性,不但发黑发硬还变脆了。再加上当时也没有恒温恒湿避光的库房用来保存文物,结果导致这些丝织品大多严重损坏。参与发掘的赵其昌曾无奈感慨:“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料到的。”
其次是参与此事的部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历史知识也严重欠缺。为了满足定陵博物馆的展出需要,当时针对万历帝后的棺椁制造了复制品。孰料复制品造好后,定陵博物馆的某位掌权者便命人将原棺椁当成垃圾给扔进了山沟。从此,万历帝后的原棺椁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天地宫中陈列的,仍是当年的复制品。翻开195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由“长陵发掘委员会定陵工作队”编写的《地下宫殿定陵》一书,还可以见到“1644年3月,清兵攻进了北京。明代最后的一个统治者崇祯皇帝,在景山的一棵树上吊死了”这样明显存在史实错误的句子。
陵墓|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
文章插图
金冠又称金丝翼善冠,由三部分组成,前屋、后山和两角。前屋指的是帽壳部分,工匠是用“编灯笼空儿”的方法,从上至下用518根直径为0.2毫米的细金丝手工编结而成,由于工匠的技艺纯熟,编的花纹不仅均匀,疏密一致,而且中间无小结,看上去薄如轻纱,半圆形的帽山上挺立着两个状如兔耳的金丝网片,即两角,俗称“纱帽翅”,后山的正前方是精彩的二龙戏珠图案,金龙的造型生动有力,气势雄伟,这也正是金冠制作过程中最难做的一部分,据专家鉴定,龙首、龙身、龙爪、背鳍等部位均是单独制成后,进行整体图案的焊接组装完成的。冠上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这就需要工匠在焊接时不但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还要以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掌握适当的火候,才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工艺制品,因此说金冠之珍贵除质地全为金丝外,还在于整体的拔丝、编织、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目前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
时代背景让后续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难以展开,非但难以展开,1966年还发生了在定陵博物馆广场公开砸毁万历帝后尸骨并将之焚为灰烬之事。郭沫若对此痛心不已,他曾希望通过检测万历的尸骨,搞清楚他究竟得了什么病,究竟为何会变成瘸子,尸骨被焚,便再无研究的机会。吴晗也痛心不已,他曾怀疑万历生前抽过大烟,期望通过化验尸骨来证实或证伪,“然而一把火,什么也别想了”。定陵发掘工作在1958年便大致结束,定陵的完整发掘报告却迟至1990年才正式出版面世。
定陵发掘后因技术能力不足造成的文物损坏,对当时中国考古界来说,是一声警钟。朱棣长陵的发掘计划作罢,然后是1961年国务院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意见,向全国发布通知,不准随意发掘帝王陵墓。此后,全国各地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冲动皆未获批准。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规定:“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定陵发掘的沉痛遗憾,沉淀为清晰的历史教训。但对于那些仍然沉睡在大地之下的国家宝藏,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本文图片与图说均来自明十三陵官网。
撰文|谌旭彬
编辑|王青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