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升|当人工智能开始创作古代壁画,非遗传承的关键是商业化还是玩起来?

走进徐汇艺术馆二楼展厅,多媒体影像将一整面墙变成壁画,参观者瞬间“穿越”至数百年前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庙宇。墙壁转角,从壁画中分析提取的色彩流动成光波,诸如“红配绿”这样在口口相传中被认为是“传统禁忌”的配色方案,竟是这些古代壁画的重要色彩搭配。
这场“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背后,由徐汇艺术馆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合作的实验仍在持续进行:通过大数据的涌动,一组组全部由传统元素构成的全新壁画,正由人工智能逐渐“创作”生成。
李谦升|当人工智能开始创作古代壁画,非遗传承的关键是商业化还是玩起来?
文章插图
展览现场
这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近年来尝试将“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验之一。当今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上海非遗项目“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手工艺品作为颁奖花束的消息引发一片喝彩之时,如何传承和发扬非遗的争议再次引发关注。
一条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路是将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结合,通过消费进入当代生活。随着数据时代到来,上海一些研究者和从业者尝试通过人工智能解析传统技艺,以“零门槛”方式让年轻人体验成品背后的技艺。
当原本充满神秘感与仪式感的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被大数据分析破解出“基因密码”,并得以机械化复制,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和开发,究竟是好还是坏?
让数字讲述非遗
2019年年底,来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的李业尕走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作室。在这里,师生们帮她调试好头戴设备,又将一个臂环套上她的手肘。
臂环微微震动后复归平静。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的传承人有些紧张,跟针线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她从未想过会到上海参与“一项科技实验”;但她又充满好奇和向往,因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主任李谦升告诉她,这次实验可以向全世界讲述土族盘绣的故事。
当熟悉的针线捧在手上时,李业尕很快复归平静。指尖针线行云流水般穿梭,传感设备记录下她身体的细微变化。桌子一旁,是与她同步实验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张婉君,此前从未接触过盘绣。
李谦升|当人工智能开始创作古代壁画,非遗传承的关键是商业化还是玩起来?
文章插图
非遗代表和参与实验的师生
一天的刺绣过程会生成一张张图表。一张放射光线一样的脑电图,红色标注专注度,蓝色标注放松度;另一张肌电图,则以曲线直观显示肌肉力度的波动。
实验之初,李业尕的脑电图大片区域就呈现出蓝色,但张婉君的图像则以蓝红交织的紫色为主,被一圈红色包围。这意味着李业尕刺绣过程相当放松,张婉君则显得紧张。肌电图上的曲线上呈现出相似的结果:李业尕大部分数据十分平均,而张婉君的数据时而停留在100上下,时而陡然飙升至600以上。
实验的后半程,设备开始记录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宋安琪对盘绣30天的研习数据。对初学者来说,刺绣是紧张而枯燥。实验中段,宋安琪一边刺绣一边听音乐甚至追剧。没想到注意力转移,脑电图上的蓝色反而增加。不过担心影响实验变量带来结果不严谨,这样的“外在刺激”被禁止了。“但通过最终结果来看,听音乐刺绣的那几天作品反而特别好,与数据的呈现也相吻合。”
这场实验不仅记录了非遗传承人与初学者在制作盘绣经典图案的时长、用线等数据情况,还采集到过去难以量化的身体数据。几个月后,这项名为《土族盘绣的秘密》的研究在太平洋可视化大会数据故事大赛(IEEE PacificVis Visual Data Storytelling Contest)中获得最佳数据故事提名。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数据故事与传统讲述非遗从业者劳作经历或是展示产品寓意的故事不同,“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讲述的是技艺本身。”“这个项目最大的收获是了解‘无形’的非遗技艺可以通过‘有形’的数据来表示。”宋安琪说,技艺之美背后也有数据之美,是一种“规律性的存在”。
让数据面向世界讲述非遗的故事,将玄而又玄的“技艺”讲述成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规律”,是李谦升和同事、学生们多项实验所追求的。在徐汇艺术馆此次展览的一项实验工作坊活动上,他带来了数据采集的设备。头戴设备形似耳麦,轻卡在头顶,另一根传感设备则触在额头处;而采集肌电的臂环需卡在上臂处,震动后即开始记录数据。两件设备很迷你,并不会影响视线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