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表现手法都有什么

艺术手法
修辞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一般而言,象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对偶等都常见 , 另外如互文和列锦是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
典故运用
用典 , 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 。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 , 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
“点”“面”不均衡
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 , 容量有限,许多诗词,只是生活的切片,向读者输出有限的信息,作为读者定向思维的导线 。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截取生活中最精彩、最生动活泼的片断 , 借助于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这一点,在诗词鉴赏中是要特别注意到 。了解了诗词的这一特点,将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容 。
古典诗歌的辩证表现手法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 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 。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
1、点染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 。绘画时,有的地方点 , 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 , 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 , 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 , 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
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 , 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用了“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伤心的心绪 , 最后用“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自己“愁”的主旨 。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是染,后面“都是离人泪”是点 。也是用的这种手法 。
2、虚实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 , 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 , 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 。
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 , 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 。
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 , 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
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 新鲜美妙 , 让人回味 。
3、疏密
诗歌的疏密手法 , 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 。密度小者为疏 , 密度大者为密 。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多为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歌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 , 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 。
但在一首诗歌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 , 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 , 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 。从美学角度看,因为密就产生了一种紧促感,因为疏就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之间,给欣赏者带来了心理的愉悦;而作者营造这一密一疏的艺术形象 , 又将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宏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四句 , 也是深得疏密之妙 。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 , 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观开阔,一密显出局部的清幽,的确让人心旷神怡 。
4、动静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
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 。”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 , 给人美妙的遐想 。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 , 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是诗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动 。
李白《望天门山》更是高妙 , 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 , 又有宁静与和谐,真是运笔如神!
5、浓淡
在绘画中,浓淡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 。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指语言的色彩 。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 。就作家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浓淡兼施,两相映衬,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 。
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景色,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来写秋景,语言华美;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 , 语言素淡;以浓衬淡,有力地强化了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 。
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 , 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 , 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浓”尚不可解其愁,“淡”更让她何以堪?
6、雅俗
雅俗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 。“雅”是典雅,“俗”是通俗 。在诗歌中适当运用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 。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七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比较雅;结尾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较通俗:这样以俗入雅,充分表达了词人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 。
又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 。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
7、巧拙
巧拙也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
如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 , 波心荡,冷月无声 。”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 。无前者 , 后两句失去依托;无后者 , 前一句失去了应有的表达效果:前后相合,一幅凄清之景顿生,一股兴叹之情流动 。
又如周邦颜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前一句写太阳初升,露水渐干,比较朴实;后二句写青青池水,风吹水动,晃动的叶子仿佛在不断高举一样,用笔很巧 。
8、曲直
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 。“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 , 诗人心情平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 。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 , 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 。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
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 , 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政治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 。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诉同感 。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确实耐人寻味 。
9、隐显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 。“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 , 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因为曲就是隐,直就是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 , 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其他的一般都表达得较直接明白 。
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充满成功的期待,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可谓隐讳而妙极 。
又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明显地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可说是隐得深沉 。
10、离合
离合是一种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的辩证表现手法 。直写题目 , 内容就会局促;荡开笔墨,内容又会偏离题目 。而离合就是要讲究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和谐,侧写、旁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服务于题目 , 从而使诗歌意脉相连,似断实续 , 摇曳多姿 。这种手法在咏物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古人主张咏物词要力求“不即不离”、“不沾不滞” 。
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 ,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开篇摇曳入题,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 , 人与花、物与情,在不即不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当然,诗歌的辩证表现手法,除了上面举出的这些之外,还有很多 ,  如在角度上还表现为“大小”,在内容衔接上还有“突兀与自然”,在音节节奏上还有“快慢”等等
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lu2)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在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愤笔疾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3)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幌戮湮阶约旱氖?栌ο裥惶髂茄?逍脉劣?
(4)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都有什么】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