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像小说 空山不见人

在群星闪耀的盛唐,王维和李白、杜甫齐名,并称诗佛、诗仙和诗圣 。王维的诗我们耳熟能详,但相较于李杜,作为诗人他却始终面目模糊 。
李杜的诗里有他们的人生抱负、有他们的快乐失意、有苍生有社稷,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王维的诗里,只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闲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神往,最浓烈的情感不过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的诗里只有他的内心,还是有所保留的内心 。
在作家何大草看来,王维的一大部分诗,都类似于自言自语,只有离他很近的人才能听到,又近似于小说,历经曲折拨开云雾才能一瞥他的真情 。
从童年时因为一本名为《空山不见人》的小说与王维结缘,到现在何大草已经读了三四十年王维 。他用两年时间写出了这本以王维为主角的小说《春山》,以期走近王维,让一直背对着我们的王维转过身来,展现真实、复杂、矛盾又纠结的自我,又想借着小说虚构与想象的魅力,创造一个他所理解的王维 。
6月13日,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直播第十三期,邀请到了作家何大草与唐代科普文写作者太常寺协律郎进行连线对谈,从王维生命的最后一年出发,来理解他的人生与诗歌 。

王维的诗像小说 空山不见人

文章插图
何大草:作家,绘画者
王维的诗像小说 空山不见人

文章插图
太常寺协律郎:译者,唐代科普文写作者
王维的诗像小说 空山不见人

文章插图
《春山》;作者:何大草;版本: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6月 。小说讲述了王维人生最后一年的故事,展现了王维与友人裴迪的交往日常,描摹了王维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
王维的诗,
藏着他的隐痛和秘密
太常寺协律郎:首先想问一下何老师,《春山》的主?是王维,盛唐乃至整个唐代有那么多诗名传世的大诗人,为什么你偏偏会想为王维去写这样一个故事?
何大草:这个问题用一句话回答应该是这样的:李白他贴近我的感官,杜甫他贴近我的头脑,而王维是贴近我的内心 。
太常寺协律郎:记得你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记忆,那么王维又给了你哪些特别的记忆,或者说你和他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何大草:在我大概十岁的时候,正是书荒年代,我偶尔借到了一本反特务小说,名字叫做《空山不见人》,听起来特别恐怖,有种暗示在里面,上面还画了把手枪,“空山不见人”这句话就是特务接头的暗号 。当时看完小说也没觉得有什么,这句诗也特别大白话 。后来年龄大了以后,经历的事情多了,又觉得这句大白话藏了很多深意,其实王维在捕捉到的瞬间印象里,表达了很多难以表达的复杂的神秘 。
太常寺协律郎:后来你读了三四十年王维的诗,现在他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何大草:我觉得是复杂和神秘 。感觉他好多年以来都是背对着我们,只有一个背影,特别想知道他转过身来是什么样的面目 。我和他在一起能说什么?我能从他那儿知道什么?写这本小说的一个目的可能也是借此来认识他、了解他 。
王维在他的诗歌中是有所保留的 。像李白和杜甫,都在诗歌中尽情展现了他的人生抱负、他的快乐和失意、他所身处的世界,可是王维的诗歌只展现了他内心的一部分 。他的诗歌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可以在酒宴上传唱的,比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比较直抒胸臆、大家可以听到的;另一类有点像他的自言自语,只有离他很近的人才能听得到,比如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前一类有点像散文,是直率的;后一类像小说,小说的好在于藏得住,要经历很多曲折才能抵达他的内心 。即便是这样,它还是藏着很多王维的隐秘、隐痛、隐私 。
太常寺协律郎:我们普通大众,如果不读文史专业、没有特意去了解过王维的生平与经历,其实对他的印象就来自课本上的那几句诗,比如《鹿柴》、《使至塞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只知道他是诗佛、他的诗句富有禅意,对他一直是一个平和、儒雅的印象 。但其实他一生的经历也算是跌宕坎坷,你是怎么通过王维的诗句发现他的真情实感的?
何大草:这有一个过程 。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以后,我写得越多,对于自己的了解、对于艺术家的了解也会越复杂 。我越来越不相信“文如其人”的说法 。卡夫卡说,我写的不是我说的,我说的不是我想的,我想的不是我应该想的,如此直至最晦暗深处 。如果王维生活在今天,他写小说的话,可能就属于卡夫卡这样的小说家,不断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疼痛、隐私、不能言说的情感用文字遮蔽起来,曲折地表达 。你读他的诗歌,尤其是中晚年的诗歌,不会去畅快表达,是有难言之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