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像小说 空山不见人( 三 )


太常寺协律郎:其实我们在《春山》中还能看到王维身上的第三种复杂,就是王维其实也不乏俗气,他和官员朋友们写信,赠画,善于应酬 。历史上的王维虽然从小修佛,但其实一生都半官半隐,他甚至还写过文章劝人出仕做官,受到儒家影响很深 。这一点你怎么看?你是否认为王维其实是个后天的隐士,却是天生的政治中人?
何大草:我觉得这点恰恰说明了王维的“正常” 。那个时代里,应酬、做官的风气是很浓的,包括李白和杜甫都逃不了这个文人最终的归宿,就是想走上仕途 。王维写的应酬诗,平心而论还不是特别肉麻,他的魅力也在于他的半官半隐 。他有一种高度的犹豫和矛盾 。我们想弘一法师,当他彻底出家去完成他的佛性的时候,作为艺术家的李叔同就已经走到尽头了 。王维的不彻底却成就了他完整的、作为诗人和艺术家的人生 。
太常寺协律郎: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特别喜欢裴迪和王维斗嘴,和他谈论另外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作品,裴迪的感受是不是你自己的感受?《而庵诗话》中提到,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你觉得王维与李白、杜甫更大的不同是什么?王维的魅力何在?
何大草:首先我认为把王维称作“人才”,李白称作“天才”,杜甫称作“地才”,是所有的比喻都有蹩脚的地方 。王维肯定是天才,当然李白也是天才 。所谓人才肯定是修炼出来的,可是你看王维十六岁写的诗歌,就在长安、洛阳传诵一时 。十五六岁时,李白、杜甫他们的诗都不知道在哪里 。从这点来看,王维不是修炼出的人才,是人中龙凤,就是天才 。
我觉得李杜和王维之间的区别,就像雄和雌的区别 。李杜有强烈的入世之心,相信自己可以出将入相、一展宏图;但是王维就比较势弱,你让他当官他不会推辞,官职小他也不会抱怨,当不了也就算了,当得久也会厌倦 。放到今天,他就是像卡夫卡那样厌世的天才,不会像李杜,如此热爱大地、热爱苍生、热爱生活 。他可能会穷尽心血去写小说,临死之前却觉得没什么意思,统统烧了吧 。他这种弱,放到今天,就像昏暗中一块很高贵的玉 。
李白、杜甫与王维:
“王不见王,顺理成章”
太常寺协律郎:人都会倾向于欣赏与自己相似的人,你也说在王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请问何老师,你身上是否也有与王维相似的地方,写王维是不是就在写你自己呢?
何大草:卡尔维诺有一部小说《看不见的城市》,记忆中情节大概如此,忽必烈派马可·波罗到扬州去查看情况,回来向自己汇报,马可·波罗汇报的时候,忽必烈问他:“你为什么从不向我提你的故乡威尼斯?”马可·波罗说:“陛下,其实每次我提到扬州的时候就讲到了威尼斯 。”小说家可能也是这样,在写一个古代诗人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写到了自己 。
太常寺协律郎:书中一个情节写到李白和王维一次差点儿就相遇了 。不少人好奇李白和王维这两位文学巨星之间为何从来没有交流,有人说是史料的缺失,也有人说这两人是王不见王,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我觉得你书中安排的酒桌上李白想偷看一眼王维还被迷了眼的片段特别妙,为什么会安排这样一个场景?
何大草:我的感觉是,不是史料缺失,是他们不愿意相遇 。王不见王在历史上经常出现,比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如福克纳和海明威,他们不见面,却知道对方,偷偷地阅读对方、关注对方 。这是有确凿的史料可以证明的 。以此倒推,我认为李白和王维同在长安城却不见面,是顺理成章 。
结尾这个情节,我构思的时候就在想,李白是个淘气的、长不大的孩子,王维也有一颗童心,他们俩在诗艺上的争强好胜是很正常的 。天才之道是反常的,是在常理中旁逸斜出、相互鄙夷而私下里忌惮,这是天才的毛病和可爱 。李白在酒桌上偷看王维的情节,是我根据李白的孩子气构想出来的,每次在脑海里浮现一次,我都会在心里笑一次 。后来终于把它写到了书的结尾 。这是李白在书中唯一一次正面出场,比较有趣,但不是为了有趣而写 。我想把对李白的全部感受都投射到这样一个瞬间 。李白是盛唐的阳光,王维是月光,偶尔太阳和月亮可以同时出现在天上,但是只有短短一瞬间,却不会有交集 。
太常寺协律郎:此前大家对王维的印象比较平面,其实也和王维相关的艺术作品比较少有关系 。李白和杜甫因为个性鲜明,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是常客,也有很棒的传记,比如哈金、李长之的《李白传》,洪业的《杜甫》等,但写王维的作品却很少,你觉得是不是和王维本身的性格有关,他留下的生活细节太少,经历也有很多空白,导致难以下笔,还是说他的性格过于莫测,很难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