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验”是一个加分项( 二 )


对于固收型基金经理,我们统计过去1年和过去3年各个类型债券基金经理按照管理年限的业绩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对于不同的债券类型、不同的业绩统计区间,最终的分布结果均有所不同 。从整体上来看,从业时间较长的基金经理操作风格更为谨慎,因而仅在长期管理一些债性较为纯粹的品种时有一定的优势 。
·纯债和准债: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长期业绩更为出色
截至2016年12月31日,管理年限在2-4年的纯债和准债型基金经理过去1年业绩排名位居前20%和前40%的人数占比最高,分别达到25.81%和50.00%,即在该管理年限中,有一半的管理人均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 。同时,2-4年基金经理表现不理想的比例在四类管理年限中也是最低,业绩排名位居80%-100%的占比仅有17.74% 。另外,对于一些新人(管理年限为1-2年),2016年的成绩同样不错,业绩排在前60%的人数比例达到65.91%,是四类中最高的;而对于管理期在4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来说,由于尾部人数占比较大,整体分布稍逊于4年以下的基金经理 。
而如果将业绩考察期拉长到3年,则管理经验较丰富的基金经理管理业绩反而更好 。例如,管理年限在7年以上的管理人,业绩排名位居前20%和前40%的人数占比均最高,分别为23.08%和53.85% 。
观察基金经理在此轮债牛中的杠杆操作发现,长期来看(从2014年年初至2016年三季度),管理年限相对较短的基金经理的杠杆操作更为激进,而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基金经理则在跨度较长的债券牛市中保持了较高的谨慎性,组合整体的杠杆水平相对较低 。事实上,在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激进的杠杆操作往往可以推动组合业绩的提升,因此对于那些管理经验在7年(截至2016年年末)以上的基金经理来说,在杠杆较低的情况下业绩更优,或许源于在个券把握、久期调整等方面的操作更优,从而弥补了杠杆操作偏保守所带来的业绩损失 。
·偏债和可转债:年轻基金经理整体业绩更优
对于偏债和可转债基金经理来说,由于产品具有一定的权益属性,因此相较于纯债和准债债基,产品波动会更大,故相对考察基金经理对于权益资产的配置与选择能力 。从业绩分布可以看出,管理期较短的基金经理业绩表现更优 。从数据上来看,管理期在1-2年的基金经理过去1年管理业绩排名位居前20%和40%的比例均相对较高,分别为25.00%和55.00%,而6年以上的绩优基金经理比例相对较低,排名位居前40%的人数比例仅为26.32% 。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从3年业绩考察期中看到 。管理年限在3-5年的基金经理普遍业绩表现较好,排名在前20%和前40%的人数占比均最高,分别为26.67%和46.67%;而7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多数表现不佳 。
从长期来看,从2014年年初到2016年年末,尽管市场经历了几波大起大伏,但是总体上各主要指数都保持着正增长趋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偏债和可转债品种增配适当比例的权益资产,则组合的长期业绩往往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对于偏债基金和可转债债券型基金来说,新晋基金经理业绩排名靠前的比例往往更大 。我们统计了自2014年以来,在各个季度末,所有债券基金经理所配置的权益资产占比的大小(这里的权益资产包括了股票和可转债) 。结果发现,管理年限相对较短(截至2016年末,7年以下)的基金经理相对更加激进,会配置较高比例的股票和可转债标的,而经验相对丰富的基金经理则要更沉稳和保守,他们对于权益资产的配置相对谨慎,这也使得他们所管理的组合在股票市场整体上涨的背景之下,缺乏一定的业绩弹性,排名相对靠后 。
(2)年轻基金经理在纯债和准债上风控较好
·纯债和准债:年轻基金经理风险控制效果较好
从纯债债券和准债债券产品基金经理的短期业绩(2016年全年)波动来看,管理时间较短的基金经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要优于管理年限较长的基金经理 。数据上,对于管理年限在1-2年和2-4年基金经理来说,整体业绩波动率控制在前40%(波动率控制排名越靠前,表明波动率越低)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了50.00%和40.91%,而对于管理年限在4-6年和6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来说,这一数值分别仅为31.03%和29.63%,也就说,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深”纯债和准债基金经理在16年的业绩波动要高于同类整体水平 。
如果我们考察长期业绩(从2014年初至2016年底),可以看到同样的结果 。而且相较于短期业绩来看,长期的分化程度更加明显 。对于管理期在3-5年的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波动排在前40%的比例为47.06%,而对于7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来说,仅有25.00% 。
【“管理经验”是一个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