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谋士有上中下三策直之说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

【古代谋士有上中下三策直之说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所谓“上中下三策”,听起来咋咋呼呼,说白了就是今天常见的“三套方案” 。
“三套方案”分出“上策、中策、下策”,就是阐明自己对不同方案的倾向 。
你提出三套方案,但人家最后常常不选择你主推的那个,这种现像不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是非常常见的 。
所以,聊聊这个话题,或许对我们有所帮助 。
提出“上中下三策”,但上策往往不被采纳我们提出几套方案,结果老板不用我们最推荐的,甚至一个都不用,那可能真的是我们自己水平问题 。
不过,即便是庞统、李密这样的顶级人物,他们提出的上策,也有时不被采纳 。
庞统在辅佐刘备取益州时,曾提出“上中下三策” 。
上策是:选精兵,昼夜兼道,直取成都 。刘璋没有防备,我军可以一举而定 。
中策是:先设计把附近的杨怀、高沛的兵马、关头吃了,然后进攻刘璋 。
下策是:回荆州去,以后再说!总比纠结不东,“将致大困”强 。
刘备“然其中计”,打下了益州 。
李密在辅佐杨玄感起兵反隋时,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

古代谋士有上中下三策直之说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上策是:直接袭取涿郡,占据临榆关(山海关),使正在征讨高丽的隋军崩溃,一举多的天下 。
中策是:趁虚攻入长安,据关中与隋对抗 。
下策是:攻打洛阳 。劫持隋主要官员、将领的家属,号令天下 。
杨玄感选择了下策,结果兵败 。
此外,智者提出“上中下三策”,而领导认为“下策实为上计”,或“取其中”的例子在史书上多得是,数都数不过来 。
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
为何谋士爱故弄玄虚,提出“上中下三策”,而别人多不采纳上策呢?
谋士眼中的“上中下”提出三套方案以供选择,无论古今,都是好习惯,也是谋士的职责所在 。
然而,谋士的“上中下”排序,则反应出其个人立场 。
如同我们上面举的两个例子,谋士对“上中下”的排序特点大致如下 。
古代谋士有上中下三策直之说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谋士的上策,关键词往往是“出其不意,一举而定” 。风险大,收益大 。
谋士的中策,关键词往往是“稳固形势” 。风险小一些,收益也小一些 。
谋士的下策,或是“脱离险境,徐图再举”,或是就近攻伐,至少看起来变数比较小 。
出主意的人,以“出奇计,立奇功”为最高追求,偏好风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
可是,办事的人风险偏好却和出主意的人截然不同 。
主公眼中的“上中下”主公,或是一国之君,或为一方主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人 。
为将者,自然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未虑胜,先虑败”,注重对风险的评估!
所以,他们往往不太愿意采纳风险极高的“上策” 。
有时,一个谋士在自己变成主公后,其风险偏好也变了 。
前文提到的李密就是如此 。
给杨玄感出主意时,其方略可谓大胆,或是直取涿郡,把坐拥天下的隋炀帝堵在关外,或是直取长安,进据关中 。
自己作老板时,心态变了 。
古代谋士有上中下三策直之说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他自己作老板时,虽然形势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上策已经“过期”,但当时关中依然空虚,他依然有条件直取关中 。
他手下的一些将领,也提出了进据关中 。
可是,李密的回答是:去关中当然好 。可是,我们的将士都是关东人,怎么肯随我入关呢?一旦我入关,关东众将必然各自为政,不好办呐!
作了主公,顾虑多了,自己也改变主意了 。
结果,他不去关中,有人要去关中 。李渊在晋阳起兵,直入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 。而李密却在洛阳附近开启”炼狱模式“,陷入王世充、宇文士及的轮番打击 。
谋士成了主公,自己也要用自己的“下策”,这大约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吧 。
合作中的“上中下”其实,不光是下级给上级提意见喜欢“上中下三策”,同级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也常提出“上中下” 。
比如,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在卤城之战击败司马懿,占据一定优势后,曾给李严提出了“上中下”三个选项 。
上策是:李严组织兵力,断雍梁前线魏军之后 。(时值陇右大灾,前线魏军补给全赖关中、中原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