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文章插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群青年人聚集在一起,构建了一种风靡一时的文化 。他们具有反叛精神,厌恶主流社会,用特立独行的方式追求和平 。这群人被《旧金山纪事报》的采访人员赫伯·凯恩称为"嬉皮士",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也便被命名为了"嬉皮士文化" 。
时至今日,嬉皮士文化仍然随处可见 。无论是时尚界还是音乐界,嬉皮士元素一直都很受欢迎 。当人们穿上喇叭裤与大披肩并奏响迷幻摇滚时,那便是在致敬嬉皮士们了 。
尽管嬉皮士文化如此成功,它存在于人世的时间却并不长 。大规模且成体系的嬉皮士运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也在此时结束 。
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此种成型的文化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衰败诸多过程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昙花一现,它却还是经久不息地以纯粹文化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
"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文章插图
一、兴起——理想主义的绽放嬉皮士运动是一场文化运动,主导核心却是政治因素 。六十年代,大量美国青年被派往越南参与越南战争,他们在前线做无意义的流血牺牲 。
美国以侵略为目的介入越南战争,本质便违背了和平 。毫无必要的杀戮促使美国国内反战主义思想崛起,人们发动反战示威游行,期望自由与民主 。
除参与越战外,当时的美国人还经历了肯尼迪总统遇刺、古巴导弹危机等等政治事件,社会的质疑声愈来愈强烈,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感不断降低 。
"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文章插图
迷茫的青年人背负着对和平的渴求,在美国民主党极左派兴起的这段时间里,将反战思想扩大为反文化反主流思想 。由此,嬉皮士运动在越南战争的推动下兴起 。此后的嬉皮士运动与嬉皮士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反战,而是反抗习俗、反抗主流与反抗政治 。
嬉皮士文化的簇拥者非常好辨认 。他们多留一头充满艺术气息的长发,穿着个性十足的奇装异服,并且将摇滚乐视作文化的重要象征 。
他们的穿衣风格被称为"波西米亚"风格,强调饱满的色彩 。在音乐方面,嬉皮士们喜爱的不仅是摇滚乐,更是迷幻摇滚 。
"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文章插图
为抗议越南战争,嬉皮士们于1969年举办了一场音乐节 。也就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这是一场嬉皮士们的聚会,将嬉皮士运动带向顶峰,象征着青年人反战争、反主流的思想 。参与此次音乐节的青年人保守估计在四十五万以上,由此可见嬉皮士文化的巅峰规模 。
当时,嬉皮士非常崇拜摇滚乐歌手鲍勃·迪伦,而后者成为了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可以算做是当今主流社会对嬉皮士文化的一种认可 。
除了鲍勃·迪伦外,皇后乐队也曾作歌《波西米亚狂想曲》来展现对嬉皮士运动的喜爱,这首歌是当代最出名的摇滚歌曲之一 。
最为著名的则是披头士乐队的一员约翰·列侬,他不仅是摇滚乐领头人物,还是社会活动家,并被誉为嬉皮士们的精神领袖 。
"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文章插图
令人吃惊的是,支持嬉皮士文化的大多数青年人,并非饱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并非愤世嫉俗的移民,而是家境优越的白人 。这些白人子女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对国家拥有更多期望的他们反而失望越重,便成为了嬉皮士运动的主流 。
由于家境殷实,一些嬉皮士为无业游民和其他相对贫穷的嬉皮士提供物资,还准备了无需缴纳房租的房子 。因此,大部分嬉皮士们都能摆脱压力沉浸在音乐表演与文化运动中 。这些嬉皮士们往来社区,造成了许多人员流动,大多以万为单位 。
"嬉皮士文化"因何而兴起 嬉皮士

文章插图
二、消亡——享乐主义的抬头嬉皮士青年们起初的确怀揣着简单的理想主义思想,但这一核心思想在中后期逐渐演变为享乐主义,引领嬉皮士运动走向终结 。
在嬉皮士运动繁盛发展的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早期,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脱离了学习与工作来追随奔放自由的嬉皮士文化 。
其中一大原因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不必为基本的生活物资发愁 。即使自身缺少资金,这些人也能够享受到免费的食物、衣服与住所 。这使得年轻人追求嬉皮士文化的道路畅通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