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寒色赏析( 四 )


《目送》中的七十三篇散文 , 有写父亲的逝世有写母亲的苍老有写儿子的离别有写朋友的深深牵挂有写作者的失败和脆弱有写作者的伤心和放手 。写对儿子离别时的失落 , 也写了作者对时间的见解 。
在一篇名叫《时间》的散文中 , 十八岁的华飞和朋友去午夜狂欢 。狂欢 , 聚集也是一种时间的集体仪式 。小孩子们也曾有过一种测量时间的方法 , 在他们的卧室上挂一个一米高的量尺 。每一年孩子的生日 , 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 , 把其高度用小刀刻下 , 于是 , 刻度一年一年的升高 , 时间也在一步一步的流逝 。同样 , 在南美洲的家庭中 , 也会有测量时间的方法 , 二个大人和五个小孩 , 每一年的同一条 , 他们都会轮流拍大头照 , 以此来纪念时间的流逝 。
一杯热茶从热变冷是一段时间 , 一位老人从少年变老年是一段时间 , 一只钟转一圈也是一段时间 。时间过的飞快 , 来也匆匆 , 去也匆匆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时间吗在生活中 , 一些人虚度光阴 , 到觉悟的那一刻才明白时间的流逝 , 到那时候 , 却来不及了 。时间不等人啊!
同时 , 当我读到另一句话时 , 也充满了对时间的感悟 。”我慢慢地 , 慢慢地了解到 ,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 , 只不过意味着 ,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句话也许说到了那些辛苦劳动父母的心中 。看到这一句话 , 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辛酸与无助 , 也只有真正的经历过 , 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啊 。时间流逝 , 父母都在慢慢地死去 , 子女们会选择离开父母自己打拼 ,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 , 身边的人和事都在渐渐得离自己远去 。
读《目送》学生心得体会锦集四因为工作的关系 , 我需要去南昌出差几个月 , 临行那天母亲坚持要去车站送送我 。
傍晚的车站没什么人 , 我和母亲坐在候车室 。“你一个人到那里要好好照顾自己 , 饭要按时吃 , 不要经常熬夜 , 一个人住要锁好门窗……”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着 , 我如捣蒜般点头应付 。上车后 , 我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 母亲在站台上与我告别 , 她有些吃力地挥着手臂 , 脸上满是担忧 。火车渐渐开动 , 母亲的身影也渐渐模糊 , 我猛然站起身 , 贴着窗户 , 想再多看母亲一眼 。
这一情景 , 让我想起了前不久读龙应台的《目送》 。书里写到 ,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 , 只不过意味着 , 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 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 而且 , 她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的文字总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 仿佛是晒过阳光的那份温暖 , 又像是刺破帷幕的尖刀 , 她总能抓住最不经意的一瞬间 , 掀起读者阵阵感动 。
其实 , 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父母的背影 , 看完《目送》我才幡然醒悟 , 似乎很久没有与母亲一起坐下来 , 聊聊天 , 谈谈现在的生活 , 也许久没有在一个温暖的午后 , 出去散散步 , ()看看风景 。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 , 里面母亲问儿子:“等你长大了 , 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上班 , 你还会记得我吗”儿子说:“当然啦 , 我永远都会记得你!”母亲笑了 , “只要你有出息 , 过得好 , 就算把我忘了我也不怪你!”每每读到这 , 鼻子总是酸酸的 , 每位母亲的一生都是在为子女操心 , 都在目送着我们渐渐远行 。
面对时间 , 面对背影 , 我们往往是无言以对 , 或许 , 人的一生 , 就是对生命、对亲情的'目送吧!
读《目送》学生心得体会锦集五细雨婆娑 , 老树抽出新芽 , 枯木又开花 , 光阴让四季走了一轮又轮 , 也让父亲眼角长出皱纹 , 让母亲挽起的青丝混杂了白发 。在光阴的故事里 , 每个清晨都氤氲着母亲煮早餐的温柔 , 在时光堆砌的大房子里 , 一砖一瓦都是父亲堆砌的坚毅 , 在未来的图腾里 , 一笔一画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