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寒色赏析( 二 )


【龙应台寒色赏析】而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 , 目前 , 我国的车祸和工伤事故发生率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 。这就是人们的自我意识薄弱的体现 。人们哪!你到底怎么啦?诚然 , 我们中国人有这样致命的弱点 。
但回头再说一句:这也是所有人类共有的心里上的弱点呢 , 只是看各自的认知和怎么样去克服罢了 。即便是咱们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再多 , 只要能勇敢正视和承认再改正不就得了?何须去企求别人家对咱们的认可呢?
欧美国家的教育程度着实较为进步 , (我国用的依然是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但他们的国民意识到什么是民主认识到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因为一个人人格的成长受家庭影响最大 , 而家庭的观念又被社会上的风习与国家的制度所支配着 。
所以 ,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来说是比咱们强些 , 以致能正视自身的弱点 , 贡献出力量才会比咱国进步发展得快 。
虽然一贯以文明古国着称的中国人其优点也应该不少的 , 但是自私自利却也是人格最要狭的一面 。然 , 咱们的优点为何不能使国家发展而弱点却能让国家衰退不振呢?
扩展资料:




1、龙应台创作特点:
温柔纤细 , 深情动人 , 其《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 , 《亲爱的安德烈》是数封写给儿子的坦率的几乎痛楚的信 。
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 , 不仅是当下的感动 , 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 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 , 描写诸多生活中有情细节 , 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 , 读起来温馨有味 , 情意盎然 。
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 , 针砭时事 , 鞭辟入里 , 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 , 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 。
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作为讨论 , 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 , 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 。
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 , 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 , 龙应台无所畏惧 , 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 , 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
2、社会评价
(1)龙应台是才学并高的性情中人 , 一生的作为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真性情 , 她同样用直接而有力的杂文 , “笔锋常带情感” , 来揭示我们社会的病情 。(人民网、铁道网评)
(2)龙应台不仅仅是一名将野火烧向专制的斗士 , 她出现的时机也是一种优势 , 也是一个容易被误读的指针 , 龙应台从一开始就放弃有利地势 , 选择站在一个孤立位置 , 不仅批评政府 , 更多的是尖锐的刺向每一个人的内心 。(搜狐评)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龙应台
目送的中心思想作者对待生命的一种澄净质朴的观念 , 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别的种种事件中 , 对“人”的关怀 。
主题之间交叉串联 , 叙说亲情、友情 , 又勾连出对人生的感怀体悟 , 有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关注 , 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识 。
书中以时间为轴 , 以亲情角色为卷 , 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 , 用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 , 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 , 带着隐隐的悔恨与哀伤 , 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 , 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 , 给我们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指点迷津 。


扩展资料:



同名主打篇《目送》 , 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 , 
第一段作为母亲 , 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 , 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 , 一次次目送他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