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 )


胡适曾把读书和看书加以区别 , 意思是书光看还不能算是读书 。吴伯萧先生也曾多次指出 , “现在的教学把课文讲‘肿’了 ,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阅读原文上 。”实质上 , 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就是舍了本 , 逐了末 。所谓“本”就是让学生正经八本地念文章 , 诵文章;所谓“末”就是在读书这种原本非常简单的事情上 , 凭空附加了一整套“繁琐”到无以附加的所谓阅读理论 , 或者什么各种新奇的教学手段 。为了启发了启发 , 为了创新而创新等等 。
在语文学习这个问题上 , 自古至今 , 所有成大学问者 , 都不废及至终生不辍地以最原始的方法来读书 。苏东坡可谓才高八斗 , 但读书却非常老实 , 他就是一遍一遍地读 , 以至于听得守夜的更夫都记住了文章的句子 。
2、明确目标 , 扎实训练 , 打好基础 。
这里的学生之所以重视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语文教学之中 , 正是因为他们呢的基础太差 , 很多生字生词不会 , 表达能力也很少训练 。我觉得只有打好基础了 , 才能有能力 , 有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 。因此我强调:融合、感悟、体验、积累 , 坚持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 , 基本技能训练不能放 ,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教师要凭借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必须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生活实际及认知水平统筹安排、规划 , 使训练目标明确 , 有计划性 。具体到课文的教学应围绕训练目标 , 精心选择训练点 , 设计训练过程 。其中训练点既是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思想感情的重点 ,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 还应是渗透学法 , 培养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着力点 。
总而言之 ,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实施主体性教育 , 必须注重学习主体的能动参与 , 教师客体的巧妙引导 , 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等关系问题 。要创设情境 , 促使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 。只有学生乐学 , 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
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 是进行素质教育 ,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可以从如下方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
(1)转变观念 , 树立以学生为主 , 教师为辅的意识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已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可 , 但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 , 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 , 让学生围绕着自己转 , 缺乏主观能动性 , 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 , 只是一种被动接受 , 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 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 , 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 尊重、相信学生主体 ,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 , 参与讨论或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 , 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
(2)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 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 , 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 , 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 , 在现代课程中 ,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 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 , 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 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
(3)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 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 而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对此 , 作为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 要教学生这样 , 还不如教学生为什么这样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 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快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