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由是以人的独立性为前提的 , 如果一个人不从事争取自由的实际活动或者在活动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而且 , 服从于他人意志的强制 , 仍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主体 , 充其量只能算是潜在的自由主体 。因此 , 在语文教学中 , 要落实主体性教育 , 必须先使学生具有独立性 , 即应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 , 首先是“选择权”要让学生自己选择 , 自己阅读 , 自己欣赏 , 自己感悟 , 表现出充分的自由 。而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可能选择的学习资料 , 扮演帮助、促进者的角色 。其次 , 是“说话权” , 一个人是否能形成自我 , 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和能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现在的语文课堂 , 学生“说话”大都主要是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零散的问题 , 学生很少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 其实学生“说话”除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不理解之外 , 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满意或不满意 , 表达对他人的反对或赞赏 。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 。所以 , 在教学中不妨多些如下的交流用语:“你读或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出自己的想法吗?”这些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将大大促进学生说话的愿望与质量 。当学生“说话”时 , 教师的任务是“倾听”并引导其进行创造性的说话 。理想化的“说话”状态 , 应是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的 , 平等自由的对话 。这样“一个声音”将成为过去 , 取而代之的是“各抒己见 , 标准答案将失去它的魅力 , 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文化和价值 。
3、创设合作学习与平等探求真理的氛围 。
学生的个人智慧是有限的 , 个性差异是存在的 , 知识基础 , 思维品质 , 自学能力 , 学习速度以及学习兴趣、意志、态度等各不相同 。所以 , 面对同一篇文章 , 一千个孩子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 , 课堂教学中 , 为了丰富哈姆雷特的形象 , 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 ,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 教学内容 , 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灵活地交替运用“自学----交流----合作---引导”四结合的合作学习模式 。为学生提供自学、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记得我在教学《雪》一课时 , 同学通过自学总结出朔方的雪的品质有:默默奉献 , 朴实无华 , 对人有益 , 刚毅坚强等等 。并且大多数人认为要向朔方的雪学习 , 要做一个对他人 , 对社会有用的人 。可是 , 在自学后的交流中 , 却发生了争议 , 有的同学居然提出 , 朔方的雪虽然刚毅 , 但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更加喜人 , 他们更值得我们学习 。理由是 , 南方的雪他们外表华丽 , 美艳滋润 , 虽然没有刚毅的性格但也对人有益 , 。在现代的社会 , 不仅要有真才识学 , 还要学会能屈能伸 。
多么独到的见解呀!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 。这就是交流结出的硕果 。在学生出现观点分歧的情况下 , 依据学生所持观点分作两组 , 然后引导小组合作 , 寻找支撑观点的论据 。最后 , 在小组发言中 , 孩子们深深地领悟到 ,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像朔方的雪一样刚毅的人 , 也同样需要能屈能伸之辈 , 但是 , 你无论做什么 , 都要对社会 , 对他人有益 。一节课下来 , 孩子们觉得受益匪浅 。实践证明 , 师生间 , 同学间 , 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合作 , 形成平等的共同探求真理的氛围 , 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 又增强了学生自我反馈 , 自我调控 , 达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
4、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 便能发挥其高度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 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 , 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的参与 , 他们认识世界会更加生动 , 更加丰富 。
- 如何体现班级特色
- 如何提升音调
- 学前教育和幼师区别
- 大学暑假有老师值班吗
- 如何炒鸭肉好吃又简单
- 奥尔良烤鸡翅腌料如何制作
- 关闭图片同步的方法 如何关闭macbook和iphone手机的照片同步
- 关闭防火墙教学 win10防火墙怎么关闭
- 学生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 如何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