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创新者的处方这本书

作者按照自己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过的颠覆式创新的几个步骤 , 对整个医疗领域从技术到流程再到支付、监管、教育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 , 寻找颠覆式的契机 , 给出颠覆式创新的预言 , 医疗行业牵扯的面很广 , 所有国家对医疗领域的监管都很严格 , 毕竟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 但是医疗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又是势在必行的 , 特别是在中国 , 中国与美国在医保上的差距很大 , 只有颠覆性的创新才能让更多的人负担得起生存的成本 。
作者用创新者窘境中的思维来分析医疗领域的问题 , 作者首先提出医疗领域创新的问题 , 分析问题 , 最后使用颠覆式创新的理论 , 对医疗领域可能产生颠覆式创新的环节进行预言 , 很多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 很多我们可以亲身经历 , 读完这本书 , 有必要再好好思考一下创新者的窘境以及颠覆性创新理论 , 才能更好的理解 。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创新者》这本《创新者》梳理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从无到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进程 。在这2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 有无数的人物出现 。我们现在生活的数字化时代 , 就是这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们颠覆世界、团队创新而来的 。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一段群星璀璨的历史和这些创新者人物的群像 。
第一个人物是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先驱 , 她是位女性 , 名叫埃达 , 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埃达总结提炼出影响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几个概念 , 对后来计算机的发明影响很大 。
第二个人物是数学家艾伦·图灵 。他最早提出了“逻辑计算机器”和“二进制”的想法 。
第三个人物是科学家冯·诺依曼 , 这是一个集数学、物理学、博弈论等交叉学科于一身的大神级人物 , 他最早提出了计算机内部需要有存储程序的概念 , 这对计算机的发展非常重要 。
这三个人物提出的理论对实践的操作起到了引导作用 , 人们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印证和修正理论 , 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 , 是美国国防部的利克莱德博士 , 他在1963年提出“把几个不同的中心用统一的语言联接成网络” 。互联网更是一种协作的产物 , 天生地具有协作的基因 。互联网真正做到了普通人制造内容 , 普通人分享内容 。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
贝尔实验室的所有大楼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 , 这样就避免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地理隔阂 , 员工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流 , 近距离接触 。这些大楼之间的走廊非常长 , 有的甚至超过了两个橄榄球场的长度 。这种设计是为了增加不同才能、不同专长的员工碰面的机会 。
创意的火花不是来自突如其来的灵感 , 而是很多种想法相互碰撞的结果 。
创新的出现大致会有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科学家主导的发明阶段;第二阶段是由工程师主导的生产阶段;第三阶段是由企业家研究如何为产品打造市场的阶段 。
相反 , 过于自大、独断的领导者只会破坏创新 。这是一个反面教材 。
医院与工厂很多人在国内三甲医院看病时会觉得医院是一个大工厂 , 自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 在各个科室前等待、流动 , 《创新者的处方》一书认为医院与工厂确实很相似 , 从工厂运营角度可以看到综合医院运营的困境 。
密歇根制造公司有9座工厂 , 其中工厂A布局如下 。不同的机器分属不同的车间 , 这样有利于提高机器生产率和人员专业性 。产品的制造流程由流程工程师设计 , 产品A流程以虚线表示 , 会经过切割、车床、退火等多个工序;B产品相对简单 , 只需要几个工序就可完成 。每个产品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工序 , 即途中的动线 , 这个工厂总共有20多条动线 , 工厂为协调20多条崎岖动线需要相当多的监督和规划 , 而且工人也容易出错 。
有趣的是如果你把这幅图去掉文字指示给医生看时 , 他们会认为这是综合医院 。患者按照自己的病症穿梭于不同的科室 , 形成不同的动线 。重症病人转到普通病房需要去几次放射科;一位病人住院期间需要神经科医生的会诊 , 一位妈妈可能先注册 , 在产房住院2天就出院 , 也可能因为早产症状需要几周的集中护理 。综合医院拥有全面的 , 来处理五花八门的病症 。据统计美国综合医院能够处理上百种医疗服务/医疗动线 , 社区医院可能仅有40种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