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去,以手阖门翻译( 十 )


第三段即项脊生(作者自称)的一番议论 。作者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 , 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 , 既自慨局促 , 又有自矜抱负之意 。故语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 , 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 。
最后是若干年后的补记 。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 , 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 。文中记妻生前琐事 , 亦平淡中见隽永 , 与前文格调毫无二致 。“不常居”三字似可收束全文 , 然文末又摇曳生姿 。写到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 , 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思 。较之“墓木已拱”之类成语 。尤觉馀味无穷 , 饶有新意 。
艺术技巧
《项脊轩志》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功力和写作技巧 , 分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细节“撩”情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 , 表现人物的风貌 , 寄托内心的感情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 , 图书满架 , 小鸟时来 , 明月半墙 , 桂影斑驳 , 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 。环境固然清幽、谧静 , 充满诗意 , 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 。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 , 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 。笔墨不多 , 事情不大 , 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 , 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 , 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 , 极平常的生活话语 , 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 , 读来如见其人 , 如闻其声 , 倍感真切 。“语未毕 , 余泣 , 妪亦泣” , 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 , 简洁细腻 , 绘声传神 , “大类女郎” , “儿之成 , 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 , 以手阖门” , “顷之 , 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 , 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 , 描绘的惟妙惟肖 。写亡妻 , 只说:“时至轩中 , 从余问古事 , 或凭几学书 。”寥寥数笔 , 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 。末尾 , 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 。“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 。”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 , 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 , 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 , 表明时光在推移 , 静物也显示着动态 。树长人亡 , 物是人非 , 光阴易逝 , 情意难忘 。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 , 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 , 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 。于是托物寄情 , 物我交融 , 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 。只说树在生长 , 不说人在思念 , 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二、质朴“增”情
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 , 不加藻饰 。作者不大张声势 , 不故作惊人之笔 , 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 , 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 , 平平常常地叙事 , 老老实实地回忆 。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 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 , 人物毕肖 。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 , 寥寥数语 , 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 。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 , 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 , 但平淡的文字 , 道出了人间的亲情 。此外 , 妻婚后来轩的往事 , 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 , 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 , 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 。
三、叠字“助”情
文章的叠词也是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 , 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 , 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 , 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 , 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 。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 , 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 , 用“亭亭” 。用叠词 , 摹声更为真切 , 状物更为细致 , 写景更为生动 。而且读起来 , 音节和谐 , 更富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