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造字名词解释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中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基本科目 。九数是关于算术的知识,六书则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但不一定是后来的六书理论 。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从此把六书解释为造字的方法了 。
六书指的是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也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
其实六书对汉字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六书理论”是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见 。正是有了六书的存在,才有了今天认识的文字 。
扩展资料

1、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但是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所以它的局限性很大 。
2、指事:和象形一样也是属于“独体造字法” 。而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比如:“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 。
3、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所以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
4、形声:和会意同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
5、转注:属于“用字法” 。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
【六书造字名词解释】6、假借:分为两类 。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 。
我国的汉字六书指的是什么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解释 。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_,'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 。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慎为核心 。
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有哪些?汉字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创造的 。它的造字是有规律可循的 。
关于汉字的造字规律,古代有所谓“六书”的说法 。“六书”是周代晚期到汉代时人们分析了周代以前的造字的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 。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
象形,就是用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 。如:水、日、月、山 。这种用象形的方法造字是汉字最早的造字方法 。这种造字法的局限性很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事物根本无“形”可“象”,于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指事字和会意字 。
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指示性符号而创造新字的方法 。一般是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用一个象形符号再加上一个抽象符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 。如:上、下、本、末 。指事只是一种辅助性的造字法 。因为只有极少数的意义才能用指事的方法表示出来,所以汉字里的指事字很少 。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拼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 。如:从、众、休、苗 。会意字一般都是合体字 。它以象形为基础,但还是满足不了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形声字 。
形声造字法是用途最广的一种 。是一种用两个现成的符号,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声音(声旁),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 。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其主要类型有:左形右声:松、情、描 。右形左声:领、战、期 。上形下声:宇、花、篱 。下形上声:想、裘、梨 。内形外声:问、辩、闻 。外形内声:裹、围、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