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孙氏的祖先及来源

孙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国,康叔逝世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期,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先秦时期孙氏来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姓起源,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
孙姓的由来姓氏孙的由来孙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 。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 。因此他又叫孙仲 。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 。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
3、出自妫姓 。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 。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 。吴将孙武,其后也 。是为山东孙氏 。
二、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 。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 。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 。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 。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 。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孙中山的高祖 。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 。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 。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 。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 。他带兵西
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 。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
【郡望】
汲 郡:晋置郡 。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
陈留郡:西汉置郡 。治所在陈留 。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 。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明的11世孙福 。
乐安郡:东汉置郡 。此支孙氏为兵家之圣孙武之族所在 。
富春郡:秦置郡 。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
四、家乘谱牒
河北:孙氏家谱四卷、宁晋孙氏族谱四卷、
江苏:孙氏续修宗谱二十卷、孙氏族谱六卷、映雪堂孙氏族谱十卷、孙氏家谱十三卷、
孙氏世谱十卷、孙氏宗谱图咏十卷、富春孙氏
宗谱十二卷、常熟孙氏宗谱不分卷
浙江:孙氏梅东家乘一卷、孙氏世乘三卷、姚江孙氏世乘二卷、孙氏
房谱不分卷、下沈孙氏宗谱一卷、阳川孙氏宗谱十八卷
安徽:宣池富春孙氏宗谱十卷、新安孙氏重续宗谱不分卷、寿州孙氏支谱十卷
广东:孙氏族谱四卷、崖县孙氏族谱三十卷
孙氏宗谱不分卷、孙氏世系不分卷、孙氏宗谱四卷、严庄孙氏宗谱二十四卷、孙氏万
代世系表不分卷、竹圆孙氏宗谱十六卷
五、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齐国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
法》,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战争具有指导意义的兵学盛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