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电影都有一个猪队友角色

在写作里,有一个基本常识,比如你写小说,就是你要不断的制造平衡,打破平衡,一直循环下去 。所以我在想,电影应该也是一样的,在一堆平衡里放入一个不平衡的因素,让他去不断打破平衡,制造情节,可以起到比如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情节以及画龙点睛等作用 。同时在电影中这样安排,能让观众产生愤怒情绪,增加观看剧情效果,也可以体现主角的正义性质 。
因一枚硬币而暴露的苏联克格勃“谍王”:全程被“猪队友”坑惨有部美国电影,叫做《间谍之桥》,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讲了冷战初期,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男主——纽约律师詹姆斯·多诺万,为落网的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辩护的故事 。
作为美国律师的詹姆斯·多诺万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不惧压力,用尽浑身解数为阿贝尔抗辩;那边,阿贝尔也逐渐开始欣赏起詹姆斯的正直和崇高品质 。
虽然两人最终还是输了官司,但却自此建立起微妙的情谊 。
几年后,美军U2高空侦察机在执行机密任务时,被苏联军方击落,美国飞行员弹射跳伞后成了俘虏 。
此时,詹姆斯·多诺万正好受雇于CIA(中情局),作为美方代表团之一,同苏联进行谈判,与苏方交涉换俘条件 。
显然,美国手中的苏联克格勃“谍王”阿贝尔,就是美方最重的那个筹码 。
在影片末尾,换俘地点被选在了连接东西柏林的轻轨铁路桥上 。这就是电影名字《间谍之桥》的寓意 。
其实,《间谍之桥》中的美国律师的多诺万、克格勃大佬阿贝尔、U2飞行员鲍尔斯均确有其人,相关情节也基本都是 历史 上真实发生过的,电影通过戏剧化的再创造,把冷战的肃杀氛围和人物特色拿捏的相当不错 。
毕竟,此电影上映于2015年, 历史 上的美苏换俘事件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很多亲历者仍然健在,因而在还原 历史 方面,功课做的很足 。
要说这位鲁道夫·阿贝尔,看照片就是个木讷的老大爷,实际上他老人家可素有“千面人”之称,历来被视作间谍队伍的教科书式人物 。
阿贝尔的间谍“卧底”生涯,始于卫国战争前的1939年 。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随后,苏联和德国“友好”的瓜分了波兰,两个原本相距甚远的国家,开始“接壤” 。
此情此景下,大胡子对小胡子的动向异常紧张,派遣了多批次的特工秘密潜入波兰,试图打入纳粹内部 。
而咱们的男主鲁道夫·阿贝尔这时正好就是契卡(克格勃的前身)特工 。
一方面,光从“鲁道夫”(Rudolf)这个典型的德意志名字中,也能看得出来,他属于一个德裔苏联人 。
更难得的是,除了德语和俄语这两门“母语”外,阿贝尔还能说波兰语、英语、法语和拉脱维亚语,画画和弹琴方面有一套,颇具艺术气质,同时精通当年非常“潮”的无线电技术,体力和精力也相当过人 。
而且,阿贝尔的政审条件还特别过硬,他老爸曾经是列宁在圣彼得堡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班同学,一起搞过反沙俄统治的城市暴动 。
在组织的安排下,阿贝尔以德裔波兰侨民的身份去了拉脱维亚,在那里加入了党卫队 。随后那是一路开挂,战场上表现英勇,得到了一枚铁十字勋章;平日里还特别善于“表现”,其狂热的纳粹“情怀”,让他颇得上司的赏识和信任 。
在纳粹阵营中潜伏的几年里,虽然阿贝尔军衔不高,但却时常有机会接触到纳粹高层们的机要文件,其中就包括了当年的盖世太保的大Boss、第三帝国驻捷克斯洛伐克总督,海德里希往来柏林的秘密电文 。
1945年4月底,在苏军攻克柏林的隆隆炮声中,阿贝尔全身而退回到了莫斯科 。
然而,阿贝尔的使命并未因此而终止 。1946年,阿贝尔接受了去美国“潜伏”的重大使命——获取原子弹相关资料,以打破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 。
在加拿大整整游荡了两年后,1948年11月15日,阿贝尔才拿着美国公民安德烈·卡约蒂斯的护照在纽约港登岸 。
这是考虑到,一方面,需要积累阿贝尔作为卡约蒂斯的身份背景,另外更是要他充分找找当北美人的感觉,以防在随后的潜伏中露出马脚 。
可见苏方对这次潜伏任务的重视,连阿贝尔这样有天赋的特工,也的先“热身”两年才能正式“上岗” 。
虽然阿贝尔是第一次踏上美国本土,但他的言谈举止,要说不像美国人,甚至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信 。
在阿贝尔非常“熟悉”的纽约,像他这种中年艺术家在大街上一把一把的抓,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更何况,人家阿贝尔在绘画和摄影方面还真有两把刷子,搞起艺术来,也是相当的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