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的话,在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 。在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就是最早的公开课里面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阅读量其实70%、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20%、30%是来自于订阅号的 。为什么我觉得它特别好?其实它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通过20%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
几年下来的话,一个是用户他可能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另外一个我们在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性的话,这里与用户的联系确实会有所降低 。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 。有很多公众号会觉得自己的效果反而变差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很多 。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分析的 。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改版怎么改的一个问题 。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他的阅读方式,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改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继续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更方便了 。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不是他看到这个文章效率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些内容有没有吸引力 。我们自己盘点画像,在内容吸引力方面是我们强化的地方 。否则的话,我们不管怎么改变版面,用户不会再这里停留,也不会看它,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
相比博客时代,我认为当时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 。因为我们当时在做QQ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当时有很多博主写的文章很好,现在公众号的博主反而没有当时的博主多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也就是说平台的责任所在,我们应该有一种机制让更多人在这里面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 。
最近我们看到,通过一个合议的角度来说打击洗稿是劣币驱逐良币,也会使优质内容越来越少 。所以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特别大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说视频化展现这些内容 。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
所以对于优质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 。对于去年我们发布的APP来说,为什么我们会延迟那么多才发布?并且发布看起来没有起到特别大的效果,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APP,做一种改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他也可以在里面来写公众号的文章 。只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样一点,并没有通过一个APP带动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但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仍然是,让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创造文章才是 。
另外一个点是关于社交传播,就像我刚才分享的数据,在微信的早期确实是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是大多数,而自己主动去看的反而是少部分,我认为那个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 。后面我会专门花一个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 。
关于社交
下面一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点 。对我们微信的本源、微信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聊过,所以我这里准备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关于“社交”的话题 。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当然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 。
我是这样想象的 。
可能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他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 。
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 。说什么好呢?其实就吹牛B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 。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说的,必须要一点夸张的色彩 。这是我对于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 。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 。担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问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
但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啊,我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接受,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 。表面上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本质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的人设信号 。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一种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种想象,它并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
- 扶余:新型诈骗!已有人中招,骗子的套路是这样的……
- WPS上线文档七大新功能,强烈安利职场人!
- 女生们为什么都爱小奶狗男朋友?一下能给你正解
- 挂女朋友电话很严重吗 男人先挂电话就不爱吗
- 2022年世界上最顶尖的机器人 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叫什么
- 拼团购物是一人一份吗 拼团是什么意思
- 厕所英文怎么读语音厕所英文是什么
- 离人歌词离人歌曲简介
- 易筋经的秘密 易筋经图解
- 瀚拼音瀚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