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站在平台的角度,这次改动对于成本缩短正向作用明显,即使收到大量用户客诉,我们仍然坚持了现有的迭代方案 。
事实证明,用户被教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仍然会养成手动领取金币的习惯 。同理,微信、支付宝甚至苹果的iOS改版,在短期之内确实都引起过我们的不适,可是后面的每一次改动,我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并很快熟悉了他们新的操作界面 。
用户获取成本控制思维下沉用户涉及到大量的外部投放,买入一个用户,他的ROI多久能回正,用户进来为我们贡献的ARPU值是多少?
但凡商业化的产品都需要具备成本控制意识,关注ROI(投入产出比) 。具体来说,就是要计算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要预估可获得的收益价值,从而判断做这件事是否有意义,能为公司带来的价值有多大 。最常见的是活动投入产出比的核算或拉新ROI核算等,广告投放环境下,ROI可以回正是投放是否划算的重要标准,下文中会通过具体案例介绍 。
(备注:ROI=(广告收入-(运营成本+新手红包+收入成本)-短信成本 )/拉新成本,每家公司的ROI公式会因业务差异存在差异)
挖掘下沉用户特征场景下沉用户人群特征过于复杂,因其收入、文化程度、所处环境等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对于产品的认知或理解因人而异 。场景化思维对于产品运营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将诸多运营手段融入到场景中,去满足用户的细分场景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
先举个例子,比如我和小明都喜欢喝下午茶,如果有一天,某APP给我们推荐了某品牌咖啡券,我们肯定会领 。
但同样的场景下,人群又有差异化,又比如小明因为最近加班严重,发量越来越少,我们去了同一家养发馆,店员给我们推荐了不同的服务 。
又比如双休日时,小明偏好休闲养生,我偏好运动健身,所有地铁口的“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对小明肯定没啥用,他不是精准用户 。所以小明被打上了“下午茶”、“养生”的场景标签,我被打上了“时尚运动”的标签,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场景需要标签化和精细化 。
基于用户场景,从需求分析到策略制定,再到方案上线和数据反馈,这些都由运营根据人群属性进行分析、判断什么样的人群应该制定什么策略,这就是场景化思维 。
基于场景化思维,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让差异化的用户也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场景化思维属于运营的核心思维 。
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每个APP都可以通过差异化运营手段,做到分人群的场景化运营 。所以需要运营具备人群分析能力,列出用户的核心使用场景,知道能提供什么运营策略,最后再固化场景 。
用户对话思维用户对话即与用户建立联系,可以通过客服后台或者直接添加用户微信/QQ号的方式建立联系 。和下沉用户对话,你需要换位思考,用绝对通俗和接地气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这个时候,你的身份绝不可能是官方工作人员了,你可以尝试用三四五线的大妈、小青年、留守妇女的身份与他们深入交流,尽量让自己能够带入到那部分群体之中 。或者用一个“知心管理员”的角色,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断聊入他们的内心,甚至与他们成为朋友 。
用户对话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中,还有基于各种界面的交互体验洞察,用户调研或访谈等 。在运营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主题、UI样式、活动规则、投放方式等,甚至每个文案都关系到用户体验 。用户会因为一个不爽点离开你,特别是下沉用户,教育成本大,理解产品的难道大,如果产品特有的习惯已经打破,很有可能造成他们的投诉,如若投诉不能及时解决,即会造成流失或卸载,使得之前对他所有的维系手段都前功尽弃,浪费了成本 。大一点的公司,每天会看一下当天客诉反馈有哪些,及时推进客诉问题解决 。
用户漏斗转化思维用户留存与进入APP之后的漏斗息息相关,运营需要找到用户得到不转化留存的关键步骤在哪里,在关键步骤增加运营抓手,比如新用户进来第一印象很重要,承接需要做好,金币拉新的用户先给他第一桶金,让他尝到甜头,但是金币不要让他轻易提走,新客第1、3、7是留存的关键点,这些时间点都要做好福利预埋 。
往往用户留存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一是用户对我们给与的福利不感兴趣(他不喜欢或者太少),二是我们给的福利根本没有让用户真正感知到 。
从用户留存的视角看,产品里每个模块的流量、每个位置的点击率、每一步操作的转化,都需要关注 。相当于把整个产品看成一个倒金字塔,每一层能够转化多少用户,通过什么手段可以使转化漏斗的人数变大 。在日常分析数据和做决策时,流量转化思维就是判断活动效果的依据,用来做用户转化预估,成本控制或效果预估,还可以更好的把控最终结果 。
- 哥斯拉是什么哥斯拉的资料介绍
- 蝉拼音蝉怎么读
- 赞美柳树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柳树的诗句
- 尿酸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 人为什么会得阴虱? 阴虱是怎么得的
- 烫面饼如何做又软又香烫面饼具体做的步骤有哪些
- 硝酸和氯气谁的氧化性更强
- 1936年属什么生肖1936年属哪个生肖
- 硝酸和亚硫酸的酸性谁更强
- 硝酸钾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