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几千年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中午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 。是中国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其他两个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和活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也叫端五,意思和初一样,叫端五,也叫初五;端五的五字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计算,五月是午月 。因为午时是阳辰,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 。至今端午节的来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比如纪念屈原;吴越民族图腾节;从三代夏至节开始;恶月恶日驱避,等等 。到目前为止,对端午节起源影响最大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粽子与屈原联系起来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
端午节是我们逐渐忘记的节日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的日益淡化是一种趋势 。这不仅仅是端午节的严峻局面 。有人抱怨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年味不浓吗?与圣诞节和情人节相比,传统节日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对于端午节,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只是被简化为去超市买一些冷冻粽子 。除了纪念屈原的一位诗人,许多人对它所包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节宣布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功,引发了端午节战争,终于让人们高度关注节日,但风暴后,我们关注传统节日,仍没有明显变化,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理念,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 。我们过于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忽视了人们参与的行动训练 。就像端午节一样,如果你只吃粽子,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测量,从超市到自己家有多远 。
中国的端午节使人们必须保持肃穆的心态 。在这一天,把钱包挂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解毒邪恶,带孩子做弓箭等,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儿童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是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经常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继承其文化意义 。
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端午节环境,从时间上保证,使其象征意义上的关注,将唤醒更多人对端午节的文化记忆 。但是,如果只是周末变成了周末,那就不是简单的假期了 。必须复兴这一节日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
端午节活动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据说它起源于古代楚国人死于屈原,因为他们不愿放弃圣贤和大臣,许多人划船去救他们 。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洞庭湖 。然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纪念 。用划龙舟驱散河中的鱼,以免鱼吃屈原的身体 。
江浙划龙舟,既有纪念当地出生的现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来往往,水下,情景动人,别具一格 。农历5月25日至28日,贵州苗族人民举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 。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上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划龙舟的传说因民族和地区而异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称角小米、筒粽子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种各样的花样 。
直到今天,每年5月初,中国人都会浸泡糯米、洗粽叶、做粽子,其设计和颜色更加多样化 。从馅料的角度来看,北京枣饺子在北方多包枣;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馅料,以浙江嘉兴饺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
挂荷包,绑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此,在节日的早晨,成年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五色线绑在孩子的手腕、脚踝和脖子上 。禁止孩子在系线时说话 。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进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免蛇蝎毒虫的伤害;扔进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冲走瘟疫和疾病,让孩子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