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七夕风俗,七夕的来历及风俗( 二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就夜晚而言,除月夕外,七夕也是同样美丽动人的……
七夕别称“星期”的背后,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星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合,故称 。王勃的《七夕赋》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 。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 。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 。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 。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为了我们今时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间信仰。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 。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 。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 。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 。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
●七夕节的习俗 (相关链接:地方习俗)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 。
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 。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 。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 。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爆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 。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 。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 。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 。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称“红指甲” 。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织女乞巧 。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 。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 。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 。从此之后,她的“巧思益进” 。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 。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 。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 。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