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多言智者不语请大家扩句

1、自有愚者爱多言,孰知智者喜不语 。
2、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4、愚者多怨,仁者不言,智者不记 。
5、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 。
智者与愚者的经典语句有哪些?如下:
1、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 。
2、智者低调谦虚,愚者骄傲张狂 。
3、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 。
4、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 。
5、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 。
6、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 。
7、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 。
8、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 。
9、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 。
10、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虏 。
奋而不争 张而不显 “奋而不争”,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在一篇写张震的文章里面,对张震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记住了张震说的一句话:“拍电影,就是为了让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前几周,因为关了朋友圈,对“奋而不争”有了新的体悟 。
【愚者多言智者不语请大家扩句】 关了朋友圈,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它能让你更好地意识到你的朋友圈中,谁对你重要,因为想要了解朋友的动态,只能通过手动进入他们的微信主页 。Bingo,就是因为这样,慢慢地我发现,能让我主动想要去看他们朋友圈的人,要不就是我关心的人,要不就是有趣的人 。这样,你其实就是在把时间花在了你觉得重要的人的身上 。
然而,最有趣的一点却是,在我每发一条状态的时候,我能窥视自己小小的内心,问问自己,你发微信状态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怎样的心理?当我这样问自己之后,我从一个喜欢发微信状态的人,变得没有那么想发的欲望了 。于是,一切似乎就变得有趣了 。
觉得微信朋友圈,潜在是利用了人们的三种心理:记录生活,分享有趣的事物和想要获得别人赞同 。而似乎现在,第三种心理或者说是一种“秀”的心理成分更大了 。旅游晒风景,情人节秀恩爱,结婚晒幸福等等 。每每看到这些状态,我都会点赞,因为总是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的分享,和对于他人努力成果的认可,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但是当我前几天自己想要发一个状态的时候,我猛然觉得,让别人知道你此刻的心情,有那么重要么?或者说获得别人的认可,有那么重要么? 于是,我仍然是发了状态,只不过,设置成了私密照片,只是为了记录生活 。于是我总结了以下三条:
第一:生活是自己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发个状态,对生活实质没什么改变 。拿情人节做个比方,你们的幸福会因为发了个照片大家都知道你们多恩爱而更多或者更少么?日后该吵架的吵架,该分手的分手,不会因为你秀了个大红玫瑰而少吵少分 。而真正对的人,真正有感情的人,就算把大红玫瑰换成一根狗尾巴草,也能过得恩恩爱爱 。但是看到这样秀恩爱的状态,我还是会点个赞,因为点个赞能让他们开心 。
第二:我渐渐发现,人们越是想显示自己拥有什么,其实内心就越缺少什么,越是要掩饰内心的匮乏 。就像那句话说的:愚者多言,智者不语 。小时候,每当大人说我们有什么缺点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反驳,并且极力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是错的 。而往往这种情况下,越想要显示自己是对的,最后反而显得理亏 。人们往往想极力去证明或者彰显自己没有的东西,因为真正拥有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到 。就像扎克伯格,拥有市值2500亿的Facebook,却依然终年穿着他的灰色T恤,因为真正拥有的东西,不用说不用证明,就在那里 。而往往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不能从自己内心获得认可的人,才会想要通过别人,寄希望于外界的认同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但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 。我们需要的只是,直面自己内心缺少的东西,然后自己填满自己内心的空白 。
第三:我发现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生活有趣而个性 。而且他们往往更快乐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 。他们的快乐是来源于可控的自己,而不是不可控的别人 。于是就回到了那两个词:奋而不争,张而不显 。很多人活的很累,因为心累 。奋斗,为了争,为了在别人在社会大众眼里显得更好,他们对于成功对于自己的认可,来自社会来自外界来自他人,而唯独没有来自自己的内心 。但一些工作同样辛苦的人,却不显得那么累,因为就像张震说的:“我演电影不是以量来取胜的,赚钱不是我的强项,我也不是以赚钱来演戏的,我演戏是因为我喜欢电影,就这么简单 。” 奋斗努力,拥有一个张扬而多彩的生命,同样折腾,但这是为了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为了自己的内在价值,不是为了外在去争,或者向外界证明或者显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