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刮大烟炮是啥意思

大烟(儿)炮(又称“雪风”,“白毛风”)是东北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也是北大荒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指每年冬天、尤其是农历三九前后,大雪后起风的时候,风会夹杂着雪粒迅速翻滚,如烟雾腾起将视线全部淹没;或是暴风雪刮得天昏地暗、一片迷茫,与沙尘暴相似,东北人对这种情形叫大烟炮,其他地区特别是长城以北地区,称为白毛风 。
烟炮是啥烟炮是东北方言,是指东北冬天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每年冬天,尤其是农历三九前后,在一场大雪过后的起风的时候,风会夹杂着雪粒迅速的纷飞,将视线全部淹没或是暴风雪刮的天昏地暗、一片迷茫,与沙尘暴相似,东北人把这种情形俗称为大烟炮 。
东北话有大量独有的方言词,个别汉语通用词在东北话中的发音也不同于普通话,其中少量词汇源自满语、俄语和日语 。
常见的东北方言:
1、八杆子拨拉不着: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
2、扒瞎:撒谎 。
3、拔犟眼子: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
4、掰扯:说话,讲道理 。
5、包屈:委屈 。
6、挨梃:挨打,挨揍 。
东北人说的话,“烟炮”啥意思啊东北人说的话,“烟炮”是指北风呼啸里夹着雪,雪粒打在皮肤疼,对面看不清楚,刮冒烟了,所以说“烟炮” 。
“烟炮”属于方言词,东北话有大量独有的方言词,个别汉语通用词在东北话中的发音也不同于普通话,其中少量词汇源自满语、俄语和日语 。
常见的方言词如下:
抠(吝啬)、嘎、黑(要价贵)、皮(顽皮,淘气)、老、骚、帮、成(非常)、贼(非常)、胖、民、上(行动)、整(开始)、揍(打)、弄、歪(不讲理)、蛮(不讲理)、脍、二、呛 、银(人)、贱(便宜)、拽(装)、削(打)、贫、该(街)、前儿(时候)
扩展资料:
东北话主要分为平原型和山地型 。一种为平原型,即“松辽片”,是标准的东北官话,包括长春、哈尔滨、松原、大庆等松辽平原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松辽片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如长春、哈尔滨语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
“辽沈片”,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沈阳市一线以东的长白山腹地及其余脉地区包括辽宁省沈阳、抚顺、本溪、辽阳 、鞍山,吉林省吉林市、通化、白山等众多城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辽沈片内部不同地区存着能够被分辨出的差异;
但相比其他官话各片内部的差异仍要小的多,更接近一个小片内部的情况 。另外还有沈阳、吉林、四平等平原型和山地型的交差地带,兼具着平原型和山地型特征,(沈阳相比吉林、四平山地型特征更明显一些)以及向华北平原过度的辽西口音 。
黑龙江女子拍下当地俗称大烟炮的天气现象,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2021年2月16日,黑龙江密山的一条道路上,积雪被狂风吹起,四下一片白茫茫,多辆车被困,出动救援车才恢复通行 。一位女子拍下当地俗称“大烟炮”的天气现象 。据了解,这种大风、降温并伴有降雪的天气,气象上称“吹雪”或“雪暴” 。那大烟炮的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烟炮”是东北冬天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属于超级暴风雪 。每年冬天,尤其是农历“三九”前后,在一场大雪过后起风的时候,风会夹杂着雪粒迅速纷飞,将视线全部遮挡,刮得一片迷茫 。“大烟炮”,过去在东北每年都会遇到几次 。每当狂风和大雪碰头,气温骤降的时刻,大概就会是“大烟炮”来临的时候 。黑龙江省气象台预报室主任赵广娜说:“归纳起来,‘大烟炮’形成条件有三,一是有非常多的散雪,二是有非常大的风,三是要空旷寒冷 。” 它常见于高坡和广阔平坦的雪野,风卷着雪吹过来,雪打在脸上像沙子一样 。室外气温急剧下降,对在外的任何动物有致命的危害 。
强大的风把雪从地面上“举起来”,使之夹杂到正在降落的雪中 。“大烟炮”出现时,常常风雪交加、气温低、能见度差,对农牧业、工业和交通都会带来影响 。在“大烟炮”发生时,狂风裹挟着暴雪影响人们出行,地面容易形成厚厚的雪堆造成雪阻,可使交通中断,导致交通事故;造成大棚倒塌和人畜伤亡 。
现在,东北的“大烟炮”少了,不过极端天气还是时有发生 。宋丽华表示,鉴于“大烟炮”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损失严重,灾害连锁发生,建议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对减轻自然灾害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长期防灾减灾的思想 。另外,要加强对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提高灾害监测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