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前段时间杨绛先生去世 , 可我对她知之甚少 。偶然在书柜中发现了这本泛黄的旧书 , 便饶兴致地拿来一读 。读这本书 , 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 。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 , 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 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
这是普通的一家三口 , 作者已经八十多高龄了 , 女儿阿园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故事就从一个莫名的电话展开 , 钱钟书先生被邀去山上开会 , 作者做了一桌好菜 , 只可惜作者和阿园都太担心钟书先生了 , 幸好一个电话是钟书先生拨来的 , 告诉了阿园开会地址古驿道 。在一番波折下 , 作者和阿园终于与钟书先生相见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 , 阿园却因病去世 。作者的梦不再轻灵 , 愈加沉重 , 在书的字里行间 , 都渗透了一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 , 一份抑制着苦的苦 。那本书 , 仿佛笼罩了双层的悲哀 。读起来喉中似含了一口黑咖啡 , 咽不下吐不出直冲眼眸 , 瞬间朦胧了视线不久 , 钱先生离开人世后 , 只留作者一人怀念我们仨 。怀念那段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 , 平凡而奢侈的日子;和丈夫在国外打拼 , 相对读书;和阿园一起坐火车 , 领略巴黎风光;和丈夫在图书馆一心攻读书籍在整齐的字排中 , 洋溢着作者回忆之时 , 内心的甜蜜 。甚至搬家都显得尤为开心 。
只可惜家还在 , 但那没有阿园和钟书的家 , 还是家吗?而作者心中的家已经消散了 。其实 , 还有一个家勉强算家客栈 , 古驿道上梦一般的客栈 , 寄托了多少作者的愁思 , 现在也早已化为梦了吧 。愿您还变为一个轻灵的梦 , 在天堂自由飞翔 , 还继续着我们仨的日子 , 杨绛女士 。


我们仨读后感平凡日子的背后——《我们仨》读后感
7月15日 , 学校新一报名招生 。临下班时赶到图书馆借书 , 那里正要关门 , 匆匆地抽了一本书 , 一看来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 曾在报上看过部分节选 , 心中曾有一丝莫名的情愫在流动 。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 , 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 。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 , 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 , 冥冥蒙蒙 , 虚虚实实 , 亦幻亦真 , 我看不太懂 , 可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吧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 , 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 。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 , 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 , 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 , 像秋天的落叶 , 像冬日的阳光 , 那样平静而柔和 , 即使如“文化大革命” 那段岁月 , 那段扭曲了人的心灵的岁月 , 在杨绛先生的笔下 , 只不过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 。对于“文革”的态度 , 作者小心的绕过去了 , 让我都怀疑钱钟书先生在文革中的待遇是不是如别的知识分子一样命运多粲?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 , 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 , 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 , 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 。如今 , 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 , 阴阳相隔 , 但是活在回忆中 , 也是如此地甜美 。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 , 一种大爱无言 , 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 , 他们相濡以沫 , 特别是钱瑗先去后 , 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 , 专做学问的人来说 , 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 。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 , 大起大落 , 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 , 如鱼在水 , 冷暖自知了 。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对于《我们仨》 , 有一点我感觉不太好 , 就是有时感觉杨绛先生总是以参透了生活的禅意 , 站在超凡脱俗的角度 , 总是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 , 凡人凡事 , 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 , 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 。不知是不是他们已达到了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超然境界 。七情六欲构成生活的多姿多彩 , 也许对我等凡人来说是不能达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