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农学有如下成就:
1、农业中的三才理论;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3、灌溉渠系工程 ,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 , 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 , 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
4、陂塘工程 ,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势 , 经过人工整理的贮水工程 , 其功能是蓄水溉田;
5、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 , 太湖地区劳动人民在浅水沼泽 , 或河湖滩地取土筑堤围垦辟田 , 解决积水问题;
6、井灌 , 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工程型式;
7、耧车 , 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复土三道工序 。一次播种三行 , 行距一致 , 下种均匀 , 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 。
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有哪些?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国 , 几千年来举不胜举啊 , 主要有这些: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 , 广大悉备 , 有天道焉 , 有人道焉 , 有地道焉 。”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 。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 , 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 , 为之者人也 , 生之者地也 , 养之者天也 。”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 , 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 。到汉代 , 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 。晁错说:“粟米布帛 , 生于地 , 长于时 , 聚于力 。”这里的“力” , 即人力 , 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 , 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 。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 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 , 而无所差失 , 则事半而功倍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 , 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 , 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战国初 , 李悝在魏国为相时 , 作“尽地力”之教 , 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 , 则亩益三升” , 就是加强劳动强度 , 实行精耕细作 , 挖掘土地潜力 , 提高产量之意 。汉代 , 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 , 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如代田法“一岁之收 , 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 , 善者倍之” 。《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 , 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 , 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 , 先后有二十处以上 。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 , 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 , 获得丰产 。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 。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 , 但务修其功力 。”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 , 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 , 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 。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 , 须量己力” 。意思说 , 经营农业的规模 , 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 , 与物力、劳力等相称 , 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 , 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 , 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
“扬长避短 , 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 。《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石鱼陂 , 山居千章之材 。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 , 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点 , 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 , 扬长避短 , 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 。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 , 作了“陇右牧羊 , 河北育豕 , 淮南饲鹜 , 湖滨缫丝 , 吴乡之民 , 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 。说明扬长避短 , 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