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气是指什么

气,是中国哲学、道教、中医学和中华气功中常见的概念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将气的概念,抽象化,成为天地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有着像气体般的流动特性 。认为人类与一切生物具备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也被称为是气,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聚于体里保护着脏腑,而流散发于肤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导致疾病发生 。
我国古人是怎么给“气”下定义的?什么是“气”?《黄帝内经》中说:气是“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郭璞《葬经》认为气是阴、阳的结合体,成为风 。升为云、降为雨,到了地中就成为“生气” 。它最初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 。
“气”是人们想像中最稀薄的物体,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是一种微粒流,它或轻或重,或清或浊 。轻浮为阳,重浊为阴 。“气”又酷似物理学中的磁场 。“生气”由阴、阳交感生成,是使万物形成生命的活跃因素 。它是一种生命“场”,在机体内起到能量和力量的作用 。由于这生气场的存在,地球表层所发生的变化,是会相互感应的 。当着铜山西崩之时,灵钟在遥远的东方也能感应 。这在当今地震研究中已得到证实 。地球表层也像人体一样有经络和穴位的存在 。在郭璞的地理观念中,阴、阳、风、雨循环变化都受生气场的控制,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
明代状元杨慎(1488-1568)也进一步解释了水气循环的原理 。他说:“余谓,水由气而生,亦由气而减,今以气嘘物则得水,又以气吹水则干,由一滴可知其大也 。……又庄子云:日之过河也有损焉 。风之过河也有损焉 。风日皆能损水,但甚微而人不觉,若暴衣于日中,标湿于风际,则立可验此,随时而消息也 。”他明确地指出水的蒸发作用,是东流不溢的原因,解决了水、气循环的问题 。
古人所说的“气”是指什么?《黄帝内经》中对中医气的解释“精化气”;“少火生气”.
【中国古代气是指什么】风水学认为“气”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根基,“有气”的地方才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吉地”,所以,风水实践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能够聚集或生发“气”的那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