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益智玩具有哪些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 。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 。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 。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 。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
华容道
华容道,古老的中国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 。游戏就是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 。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
七巧板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 。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
孔明锁
孔明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 。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 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
双陆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 。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从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和传世文物来看,双陆曾经相当流行过 。
六博
一作陆博 。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 。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 。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分曹”就是“分拨” 。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 。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
围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 。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
中国古代的玩具有那些?近年来,魔方这种智力玩具风靡全球,在我国也曾引起了一阵“魔方热” 。其实,智力玩具的老祖宗是在我国 。我国古代有许多大可与魔方媲美的智力玩具,它们历史悠久,为世代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所喜爱 。而且,早在几百年前,它们就传到了国外,使许多外国人着了迷 。七巧板(图1)是一种拼板玩具,大概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是从我国古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成的 。燕几是一种错综分合的案几,可以拼成各种图形,古人按图设席,供宾客娱乐 。后来,将这种大人用的实用品缩小,就演化成了玩具七巧板 。它是将一块正方形的纸板分成七块,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这种玩具很早就传到了国外 。据说十八世纪末的拿破仑一世就十分喜爱玩七巧板 。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在得其时他爱不释手 。即使后来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也念念不忘玩七巧板 。西方人还给七巧板起了“唐图”这个名字 。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来代表中国,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了 。清代有一位叫童叶庚的人,将七巧板加以改进,七块变成了十五板,改名为“益智图”(图2) 。顾名思义,就是有益于智力的图板,这就更名符其实了 。它比七巧板拼的图样多,更吸引人了 。古代许多文人还用它拼成戏文诗意 。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先生亦特别喜欢这种玩具 。九连环也是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据考证它的历史最少有几百年 。宋代以后在民间广泛流行,它的结构比拼图玩具稍微复杂一点,是用铁丝和铁片制成的 。它共有九个环和一个柄,玩法是要把九个环一个一个套到柄里去 。然后一个一个取下来 。看起来不难,真正玩起来却颇费周折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智力玩具和历史故事联系起来,使人兴致倍增 。“华容道”(图4)就是其中之一,它联系着《三国演义》里一个故事:东汉时代,曹操在赤壁打了败仗,好不容易才从华容道上逃了出来 。它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 。棋盘下方有一个两方格边长的出口,是供曹操逃走的 。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 。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这个玩具引起过许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少 。据国外资料声称,美国数学家马丁·加德纳已经创造了步数最少的世界记录:81步 。其实,据笔者获悉,早在抗战时期,我国新四军里就广泛流传这种玩具,他们早已经创造了这项世界记录,只是限于当时条件没有公开发表而已 。值得一提的还有两种玩具,它们是骨牌和骰子 。骨牌是长方形的,上面刻着几种花纹;骰子是正立方体形的,六面刻有点子 。这两种东西本来都是有益的玩具,可悲的是,后来竟被当成了赌博工具 。然而庆幸的是,一些有心人将它们加以改造,又演变成了全新的智力玩具:“伤脑筋十二块”和“包你迷” 。“伤脑筋十二块”(图5)几乎是在国内外人士不约而同的研究下诞生的 。“伤脑筋十二块”是中国人取的名字,它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玩具的构造和功用 。它也是拼板玩具,共十二块,每一块都是由五个小正立方体组成的,形状各不一样 。它不仅可以拼出许多平面图形,而且可以拼出有趣的立体图形,甚至还可以当棋子在国际象棋棋盘上下棋 。国外叫这种玩具为“潘多米诺”,意思就是骨牌,这倒也说明了这种玩具是从中国的骨牌演变而来的 。“包你迷”(图6)也是中国人起的名字,意思是十分迷人 。而国外人取的名字叫“立即疯”,意思是玩起来可以达到使人马上发疯的程度 。这种玩具很简单,找四个一样大小的正立方体木块或纸盒,依图6所示的色标,在它们的六个侧面上涂上四种不同的颜色,比如红,绿,蓝、白 。玩法是把四个正立方体叠成一个正立方棱柱,使棱柱的四个侧面都分别有四种颜色 。这个要求看起来也不太难,实际上一玩就知道谈何容易!我国古代智力玩具的深刻意义可以用外国对“华容道“的评价来说明,国外把“华容道”誉为“智力游戏界四大不可思议”之一,这不是夸大之词 。九连环包含数学里深刻的拓扑学原理,七巧板、益智图,伤脑筋十二块与几何学、空间铺地锦和对策论有关,包你迷则涉及“离散数学”课题,而所有这些玩具几乎现在都和电子计算机挂上了钩 。美国有位计算机专家,研究出了一种用机器人解七巧板问题的程序 。华容道被编进了国外大学电子计算机的教科书 。它们都已成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象,可见其对智力开发的极大作用 。香包古时候,每当端午节,家里的长辈用棉布、丝绸等材料制成香包,在里面填上带香味的药材,戴在小孩子 的胸前或挂在床头,可以除病 求福 。等过了端午节就把戴过 的香包扔掉,表示弃除疾病。所以你在路上看到别人扔的香 包,可千万不能捡啊 。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 。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 。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 。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 。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空竹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 。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挂虎与大座狮挂虎、大座狮是民间用来辟邪的挂饰,用泥土和纸浆制成,有黑白、彩色两种,线条的变化很多,色彩的对比强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挂虎从戏中的面具变化而来,后来被农民挂于门上,用以迎新驱鬼 。泥叫叫泥叫叫是一种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宜儿童玩耍 。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
- 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什么
- 中国古代为什么一直没有征服朝鲜
- 中国古代为什么尊崇儒家
- 中国古代文人把红包叫什么
- 中国古代一年有几个月
- 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的书籍
- 中国古代艺术偏重于什么样意境
- 中国古代饮品的定义是什么
- 怎么用中国的键盘打出韩国的文字
- 中国古代有没有法定休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