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偏重于什么样意境

偏重写意传神,重神似而非形似的意境 。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大重视“美” 。他们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是“妙” 。“美”的着眼点是一个有限的对象,就是要把一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完美,而“妙”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生,是整个造化自然 。中国古代的画家,即使画一块石头,一条草虫,几只水鸟,几根竹子,也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要使画面体现画家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流露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而这就是古人说的意境 。
中国古代很多山水画,近处是广阔的水面,有木桥、楼阁、小溪、渔船,远处有无数的高山幽谷,整个画面是由近处一层一层往远处推,越推越远 。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山水的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关于中国艺术的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很有特色的概念 。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大重视“美” 。他们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是“妙” 。“美”的着眼点是一个有限的对象 。就是要把一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完美,而“妙”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生,是整个造化自然 。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刻画得很完美 。相反,他们要突破这个有限的对象,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抒发他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 。中国古代的画家,即使画一块石头,一条草虫,几只水鸟,几根竹子,也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要使画面体现画家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流露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 。而这就是古人说的意境 。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 。中国古代很多山水画,近处是广阔的水面,有木桥、楼阁、小溪、渔船,远处有无数的高山幽谷,整个画面是由近处一层一层往远处推,越推越远 。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山水的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所以,“远”,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
同样,中国古代诗人也都喜欢登高望远 。屈原、阮籍、左思、李白、杜甫都写过登高远望的诗 。登高远望是为了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 。
中国的园林艺术也是如此 。中国园林艺术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意境的美 。中国园林的意境就是突破有限的对象,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物的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明代有位造园学家,名叫计成,他有一部书叫《园冶》,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段话说得非常好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为什么柱子这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就是为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的时间空间的景色都“收”“纳”进来 。在这里,窗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园林建筑的窗子是为了使人接触外面的自然界 。计成说“窗户虚邻”,这“虚”,就是外界广大的空间 。
中国每一处园林都少不了亭子 。亭子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园林中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 。这样的建筑物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色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 。元代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空间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 。中国园林的其他建筑,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通向无限 。突破有限,通向无限,就能够在游览者胸中引发一种对于整个人生、对于整个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据说唐太宗对它喜爱到了极点,所以把它作为陪葬品葬到自己棺材里了 。王羲之在这篇序里,一开始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是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这两句话是很有名的,意思是说,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 。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 。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