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酒的三大派分别是什么

中国黄酒的三大派分别为苏派黄酒、越派黄酒和海派黄酒 。
越派黄酒集中了一批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传统黄酒企业,如古越龙山、会稽山、水乡国色等,以口味醇厚为主要特征 。
苏派黄酒的吴宫黄酒以清爽型作为主要特色,其与越派黄酒的区别主要在于凉饭的工艺和种曲的工艺,越派采用摊饭法自然冷却,苏派采用冲水法冷却,种曲工艺上越派采用生曲,苏派采用熟曲 。
海派黄酒即上海产营养黄酒 。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百分之14到百分之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
房县黄酒和客家黄酒的区别中国黄酒历史悠久,隶属中国特产,也称为米酒,属于发酵酒,从史册记载,早在西周时(前1046—前771年),楚王派房陵人尹吉甫(周朝太师《诗经》作者,房县人)作为使者向周宣王进贡,尹吉甫带了一坛房陵人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宝物呈上殿开坛满殿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 。中国黄酒有三大派系:房县黄酒、绍兴黄酒、客家黄酒 。这些黄酒地域分布不同,酿造工艺不一样,其文化起源也相差甚远 。房县黄酒起源西周时期,绍兴黄酒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客家黄酒起源于南迁时期(具体朝代不详),具体史册记载房县黄酒比绍兴黄酒早400多年之久,足以证明房县黄酒历史之悠久,文化其深厚!客家黄酒在客家俗语中有句话是“蒸酒磨豆腐,唔(不)敢逞师傅” 。含酒精度数极低,口感清醇略带酒味,故老少皆宜,特别是客家妇女尤其喜欢这“既解渴又滋补”的黄酒 。用普通的糯米,加上发酵酒饼,再加上繁琐的制作工艺,酿造出不同寻常、香气四溢、清纯甜润而略带酒味的客家黄酒(有的地方又叫水酒) 。
绍兴黄酒产的传统工艺,也是按季节的变化进行生产,在绍兴,鉴湖水被称为“酒之血” 。黄酒属于低度的酿造酒,而在绍兴酒陈贮过程中又与酒中蛋白质产生多种氨基酸,使绍兴酒的酒质结构更加丰满、味更加芬芳浓郁、醇厚绵长 。绍兴黄酒以“女儿红”“花雕”“古越龙山”为代表!
房县黄酒起源西周,兴于盛唐,当时武则天把儿子李显贬为庐陵王,发配房陵(现如今的房县),在房陵期间,李显每天畅饮此酒,故被人称为“品酒郎君” 。他曾做诗“此酒只应天上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朕三万斛 。”后来,庐陵王将其作为贡品献给武则天,故房县黄酒又称“皇酒”,李显做回皇帝把此酒封为御酒赐名“封疆御酒”!房县黄酒以“庐陵王”“古梦泉”为代表!
黄酒性温和、酒味甘醇、绵长,有一种特殊的馨香,鲜甜可口,喝不赘头,富含18种氨基酸,在唐代,我国第—部药典《新修本草》规定了米酒入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可入药” 。米酒即是黄酒,长期饮用黄酒可以增强免疫力它具有通血脉,肠胃,润皮肤、养脾气、护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 。
北方黄酒和南方黄酒的区别?【中国黄酒的三大派分别是什么】北方黄酒根据黄酒酿造国标、制作工艺(糖度)作类别名确定:钓诗钩(干型)、君子觞(半干型)、太和汤(半甜型)、渌蚁(甜型) 。钓诗钩、君子觞、太和汤、渌蚁,皆为历史宋元朝前对酒的爱称或别名 。
渌蚁:渌,同“ 醁 ” 。《文选·谢朓诗》:“嘉鲂聊可荐,渌蚁方独持 。” 李善 注引《释名》:“酒有泛齐,浮蚁在上,洗洗然 。” 前蜀朝李珣 《南乡子》词之五:“倾渌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 。” 宋朝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渌蚁濡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
黄酒是我国传统酒品,主要是以糯米、黍米和大米为原料,经酒药,麺曲发酵而成 。酒性醇和,适于长期贮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
黄酒根据其原料、酿造工艺和风味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成以下3大派系:
(1)江南糯米黄酒
江南黄酒产在江南地区,以浙江绍兴黄酒为代表 。它是以糯米为原料,以酒药和麸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