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菌解析( 二 )


产酸 , 调节肠道菌群 , 增强动物细胞免疫放应 。并能生成多种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淀粉酶 , 降解植物性饲料种某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 从而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
纳豆激酶编辑纳豆是日本人把煮熟的大豆用稻草包起来、在40℃的温度下发酵而成的一种食品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 , 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

纳豆菌解析

文章插图
纳豆激酶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是直接分解血栓的纤维蛋白酶 。具有强大的溶栓作用 , 比尿激酶的能力还要强 , 每克湿纳豆溶栓效果相当于尿激酶1600FU  , 在胃肠中不失活 。纳豆激酶对血栓的作用时间长 , 与尿激酶3分钟~5 分钟作用时间相比 , 纳豆激酶作用长达8小时 , 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常吃纳豆还会将毛细血管中的血栓溶解掉 , 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 。
纳豆激酶的发现
[1] 1980年的一天 , 从事溶解血栓药物研究工作的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 , 他突然想起纳豆不是纤维蛋白发酵的吗?而血栓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 , 于是 , 下午两点半时 , 须见洋行博士把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加入到人工血栓中 。
原本准备第二天看结果的 , 但5点半的时候 , 一次偶然的察看 , 奇迹发生了 , 血栓居然溶解了2厘米 , 而平常用尿激酶做溶血栓的实验溶解2厘米需要近两天的时间 , 也就是说纳豆发酵物溶解血栓的速度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 。于是 , 就将纳豆的这种强力溶栓物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 , 简称NK ,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溶血栓药物研究史上有名的“下午两点半”实验 。
纳豆激酶的单位
纳豆激酶在国际上的标准单位为“FU” , 是指每粒纳豆激酶产品的纳豆激酶含量;“FU/g”是指每克纳豆原料中的纳豆激酶含量 , 两者存在区别 。
纳豆酶进入人体后 , 通过三重渠道构建酒精防护屏障:进入人体肝脏系统 , 分解肝脏解酒压力 , 协助解酒;进入人体血管系统 , 在脑血管区域形成重点防护屏障 , 抵制酒精对大脑的抑制效应;进入人体消化道系统 , 迅速形成保护屏障 , 加速消化道酸性分泌 , 促进解酒 。服用纳豆能迅速解决酒后不良反应如头痛、呕吐、反胃、口干舌苦、烦恶、胸闷气短、短暂失忆、视力下降、听力减弱等 , 并能预防隔日醉 。
用途编辑利用纳豆菌可以制造纳豆 。因纳豆菌是嗜氧菌,接触空气是很重要的 。纳豆菌在通过吞噬大豆蛋白来繁殖的时候,产生出的无数酵素纳豆激酶和维生素K,具有神奇的药效,可以治疗三高(高血糖 , 高血压 , 高血脂)和溶解血栓的作用 , 而且还能产生出氨基酸的美味 。具体制作如下:
纳豆的家庭制作、保存和食用
纳豆中的纳豆激酶等活性物质最佳有效期为7天 , 温度、水分变化均能使其失去活性 , 使纳豆保健食品变成豆豉美味食品 , 毫无作用 , 而在日本为发挥纳豆的最佳功效 , 都是家庭制作或者上饭店品尝新鲜纳豆 。市场上销售的纳豆食品因为长途运输、温度变化、保存期过长失去大部分功效或者价格过高 , 所以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模仿日本进行家庭制作 , 这样既能满足普通人的需求 , 又能达到鲜纳豆的新鲜度 , 发挥纳豆的最佳功效 。寻求菌种请点击纳豆菌种 。
器皿和材料
①大豆500g②纳豆菌5g③高压锅④不锈钢盆⑤泡沫饭盒等浅容器⑥泡沫箱子⑦2立升长方形塑胶瓶子或暖水袋⑧温度计
泡豆蒸豆
将大豆充分洗净后 , 加入3倍量的水浸泡一夜后 , 倒掉水放进高压锅内蒸到大豆用手捏碎的程度 , 大约45分钟 。如没有高压锅 , 煮水时一次不要放得太多 。为了保持大豆的原汁原味 , 最好是蒸 。
接种纳豆菌
将纳豆菌用50ml热水(温度最好38-45℃ , 温度太高会杀死纳豆菌)溶解后 , 均匀地加入到热大豆中(温度最好38-45℃ , 温度太高会杀死纳豆菌) , 迅速搅拌均匀 , 分装在7个泡沫饭盒里 , 厚度大约2cm , 上面苫上纱布或者在饭盒与饭盒盖之间架上一双筷子 , 使其充分接触空气 。因纳豆菌是嗜氧菌 , 接触空气是很重要的 。但发酵好以后 , 要盖好盖 , 用胶带封住口 , 避免接触空气利于长期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