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 小学德育案例一等奖例文( 九 )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导师要创造条件 ,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 , 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 , 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 , 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
(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导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 , 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 , 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 , 撰写个案分析材料 , 定期开展研讨 , 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 , 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

5.形成相对固定的工作流程 。
德育导师制工作程序图如下:
宣传发动
教师动员学生动员
选聘导师选择受导学生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师生互动
档案制度家访联络谈心汇报导师会诊
考核评估

6.建立德育导师的考核和奖励机制 。学校根据德育导师的工作职责 , 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办法 , 通过德育导师自评(10%)、互评(10%)、班主任评价(10%)、学生及家长评价(10%)、考核小组综合量化评价(检查德育导师工作记录本、检查受导学生的行为表现等60%)等多种形式 , 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 , 对德育导师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考核 。德育导师每年的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 。
对于优秀导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

三.推广普及:
2004年新学期初 , “德育导师制” 开始在我校全面施行 。按照实施方案中的实施步骤和工作流程 , 我们先是召开师生动员培训会 , 确定各班的德育导师 , 然后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 将全班学生均衡分组 , 分配给各任课教师 , 或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担任“导师” 。受导关系确定后 , 德育导师们开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 帮助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纪律 , 对学生进行长期全面的观察 , 确定问题 , 思考对策 , 施行心理疏导 , 或谈话 , 或暗示 , 或倾听……导师们感受着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 在各自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 注重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寻求突破口 , 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 , 促使学生自我调节 , 加强纪律意识 , 端正学习态度 , 明确人生目的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 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
除了对学生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外 , 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如:掌握不良行为学生的思想和表现 ,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 督促鼓励 ,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 进行学习态度、方法上的指导 , 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 , 提高其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 , 开展合理的心理辅导;对缺乏家庭教育和贫困家庭的学生 , 进行思想上、生活上、经济上必要的帮助等 。比如我校的历史教师杨耀升 , 针对受导学生的实际 , 提出了“转化角色”、“对症下药”、“鼓励到底”的育人思路 ,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再如 , 语文教师毕红波 ,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对受导学生进行无偿的学习辅导 , 并经常在双休日将不能回家的住读生组织起来出去郊游 , 或领回家中 , 为他们做一些可口的饭菜 , 改善他们的生活 , 深受学生爱戴 。
另外 , 我校德育导师对学生进行导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 , 我们将每月第一周星期五下午第四节课 , 定为专门的德育导师与学生座谈交流时间 , 在这一时间 , 所有的德育导师都同时与自己所承包的学生进行交流谈心 , 地点的选择可以是教室、办公室 , 也可以是操场、文化长廊 , 每到这个时候 , 整个校园都会呈现出一幅师生共话衷肠的独特景象 。其次 , 导师们还利用其他时间 , 或在办公室 , 或在教室内外 , 或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 或在学生宿舍等不同的场合 , 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 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