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5.体? 。
数学课《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文章插图
篇一: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
2.归纳规律:引导学生广泛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
3.验证规律:引导学生再举倒,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
4.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
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5.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
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 。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 。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
3.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四.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在数学中遇到过很多找规律的问题,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今天我们一起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
二.探究新知 。
(一)创设情境为响应学校的“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
(二)出示问题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要花多少钱?20盒、200盒呢?
(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1.列式计算6 × 2=126 × 20=1206 × 200=1200
2.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接着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 。
(四)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
- 乘风破浪的姐姐2022年什么时候播
- 乘车出游坐靠窗位防晕车
- 遇到黑车司机怎么办
- 高铁乘务员条件?
- 学生乘公交别硬挤 弄伤自己耽误他人
- 480*640是几寸照片
- 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航空乘务学院这个学校毕业给分配工作吗
- 电脑键盘乘×号在什么位置
- 空中乘务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