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课件( 二 )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课文 , 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
三.教学建议 1.课前 , 教师可查阅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 。也可布置学生课前就“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 , 中午却看起来小?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 , 中午热些”等问题自己搜集资料 。
2.本文虽行文简洁 , 但古今字义不同仍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 , 如在现代文中很少出现的“乎”这一语气词 , 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解决这一难点建议分三步 。(1)学生在读通课文后 , 根据注释初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
对于学生不懂的 , 教师可稍作点拨 , 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2)反复诵读 , 理解故事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
3.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下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些什么 。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 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 。如 , 两小儿喜欢探索 , 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 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 , 不知为不知 , 实事求是 。
对于文章结尾 , 孔子“不能决也” , 应让学生知道 , 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 , 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 , 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 , 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 。可见宇宙之大 , 知识之广 , 上下纵横 , 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 。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 , 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因此 , 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 。4.初学文言文 , 反复诵读是最主要的方法 。学习本文仍应注重指导朗读 。朗读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读好句中的停顿: 孔子东游 , 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 , 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 及日中 , 则如盘盂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的语言、对话描写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两小儿针对太阳在不同时间与地球距离的远近摆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 应该 。
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课件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 , 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 , 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 供大家参考借鉴 ,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 , 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 , 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 为此 , 各持一端 , 争执不下 , 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 , 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 , 学无止境 , 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 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 , 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 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 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 , 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
【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 并反复诵读课文 , 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 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