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从军行》

古诗《从军行》

古诗《从军行》

文章插图
从军行二首唐 李白其一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译文: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 。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 。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 。
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其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扩展资料: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
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 。虽战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
“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
从军行李白翻译及赏析
古诗《从军行》

文章插图
《从军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第一首为五言律诗,写从军战士的作战经历和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 。
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作品原文】从军行二首⑴其一从军玉门道⑵,逐虏金微山⑶ 。笛奏梅花曲⑷,刀开明月环⑸ 。鼓声鸣海上⑹,兵气拥云间 。
愿斩单于首⑺,长驱静铁关⑻ 。其二百战沙场碎铁衣⑼,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⑽,独领残兵千骑归 。
【词句注释】⑴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 。⑵玉门:即玉门关 。⑶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 。
东汉窦宪曾遣耿夔等破北匈奴于此 。《后汉书·窦宪传》:“宪以北虏微弱 。遂欲灭之,明年,复遗右校尉耿夔、司马尚任、赵博等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 。
”⑷梅花曲:即古乐府曲《梅花落》 。萧士赟注《古今乐录》:“鼓角横吹五曲中有《梅花落》,乃胡笳曲也 。”⑸明月环:古代大刀刀柄头饰以回环,形似圆月 。⑹海:瀚海,大漠 。
⑺单于:匈奴称其王为单于 。⑻铁关:即铁门关 。《新唐书·地理志》:“自焉首西五十里过铁门关 。”故址在今新疆焉耆西库尔勒附近 。
⑼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 。"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⑽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翻译】其一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 。
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 。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 。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
其二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创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 。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赏析】这组诗载于《全唐诗》卷十九“相和歌辞” 。其中第一首又见于《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五,诗作述写了战士的作战经历、从军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 。《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
”此诗反映的就是军旅之事 。第二首诗则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
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 。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 。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 。
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 。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选中敌军的一员悍将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 。虽战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