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法独立?强行分离孩子不可取,要让孩子“适度依赖”父母】文|小歆妈咪(文章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 , 有一位朋友跟我倾诉烦恼 , 老师说他家孩子最近上课总是发呆走神 , 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出现问题 , 老师特别担心 , 所以叫朋友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 。
其实朋友的工作一直都比较忙 , 孩子便一直都被姥姥带着 , 在姥姥家孩子一直被照顾的很好 。 但是朋友却想孩子总是这样被姥姥照顾 , 担心孩子未来独立发展的问题 。 所以这次就给孩子选择了一个寄宿学校 , 让孩子学会自理 。 谁知道刚转来这个学校没多久就被叫家长 , 他有些苦恼 。
文章图片
了解具体情况之后 , 我们才知道孩子刚刚转到这个学校还有些不适应 , 在宿舍里他想和其他人做朋友 , 但是却由于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接触 , 常常过于激烈的表达 , 使得别人认为他有侵略性 , 在交朋友这件事上让他感觉很懊恼 。
再加上离开了姥姥家 , 孩子又很担心姥姥的身体状况 , 所以上课的时候总是紧张 , 也会走神 , 所以老师提问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不上来 。
于是我告诉他 ,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没错 , 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 强行分离孩子不可取 , 要让孩子学会“适度依赖”父母未尝不可 。
文章图片
■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地独立呢?
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 , 匆匆行走的人们 , 都是为了生活而拼搏努力的工作 。 在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家长 , 他们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 , 所以缺少对孩子的陪伴 。 他们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 以免因为过于孤独而变得孤僻 , 所以一些家长便将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 。
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 , 突然发现孩子对于很多事情都缺少主见 。 就连买一件他想要的玩具也要看家长的反应 , 他发现孩子并不是害怕自己 , 而是不知道该选择什么类型 , 这使得这些家长意识到孩子缺乏自主判断的能力 。
文章图片
教育战略学家莫尼卡·马丁尼兹和社会学家丹尼斯·麦格瑞斯认为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灌输知识而没有注重提升能力 , 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缺乏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现象在学生当中经常出现 。
许多家长正是因为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存在上述的问题 , 所以想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能够尽早地独立 , 但是却没有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进行考量 , 而是自顾自地强行分离孩子 。
文章图片
■强行分离孩子 , 能够真正有效地帮助到孩子吗?
上面提到的我的那位朋友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寄宿学校 。 我们知道在寄宿学校里 , 没有亲人的帮助 , 一些孩子往往能够掌握一些生活的技能 。 但是又因为离开了家长的保护 , 他们在这里只能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来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 , 而一些孩子因为社交上面技巧缺失 , 使得他们无法与身边的室友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 这就使得一些孩子在性格上出现了问题 。
还有一些同学 , 由于是非观念还在建立的过程当中 , 过早地接触外界社会 , 使得他们习得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 在外界交往了一些与他们现阶段发展不相符的朋友 。 往往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 他们在这一阶段陷入了困境 , 是因为他们希望像大人一样自由的生活 , 但是却没有十足的能力来支撑这一现实 , 往往一些错误的选择使得他们走入歧途 。
文章图片
所以说当家长选择让孩子一个人独立去生活的时候 , 不单单要了解孩子实际的性格特点和生存情况 。 也要在孩子出去之后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人际交往事项 , 以免在这一阶段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社会 , 习得不良的习惯 。
既然强行分离孩子 , 不能帮助孩子使其学会独立 。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文章图片
■父母要教孩子学会“适度依赖” 。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F?伯恩斯坦和玛丽?A?朗古兰德在《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中写道:适度依赖是一种能力 , 这种能力能够让你融合亲密和自主 , 再依靠他人的同时仍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 , 并且在请求别人的帮助时也不会感到自责 。
- 暑假别让孩子“家里蹲”了,生命在于运动,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 孩子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会掉进能力陷阱,帮孩子走出舒适区
- 3-6岁的孩子爱把笔画、数字写反?除了脑部发育问题,还有这些
- 这种夏季水果,已造成百余名孩子死亡,家长要管住娃的嘴
- 3岁的“初启蒙”决定孩子将来的眼界格局,这3点,你做对几个?
- 宝宝在幼儿园孤僻不说话?妈妈这么做,孩子成为小小“外交官”
- “再吃一口吧!”家长常用的“中国式喂饭”,当心害了孩子
- 这6句话,让孩子讨厌你!聪明的爸妈这么说,孩子接受也更理解你
- 孩子在学校又打人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 家长越批评,孩子越喜欢犯错误?三招帮你解决孩子的“超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