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种做法显得太过苛刻、不近人情 , 但自古以来 , 在管理上 , “严苛”二字仿佛就写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中 。 如果您不信 , 我们可以追溯一下历史 , 看看古代“上班族”们是怎样上班的?
而因为古代不像现代 , 其职业种类比较少 , 能够较为规律的“上班族” , 几乎只有官吏这一人群 。
所以 , 我们具体谈的也是古代的官吏们 , 特别是在京城做官的人们 。
文章图片
一、起得比鸡早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 , 意思是人与自然要和谐 , 所以工作时间上也要“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 , 莫不如此 。
我们现在常常把上班“打卡”叫作“点卯” , 而“点卯”一词的来历 , 就跟古人的上班时间有关 。
古人将一天24小时 , 划分为12个时辰 , 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 , 并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来代表每一个时辰 。
而清晨的5点到7点这一时间段 , 就是“卯时” 。
文章图片
这个时间也是古代“上班族”上班点名的时间 , 所以也就产生了“点卯”一词 。
同时 , 古人还把点名的册子称之为“卯册” , 把在“卯册”上签到的动作称之为“画卯” 。
所以说 , 古人早晨上班时间基本就在清晨5点到7点之间 。 放眼如今 , 还能坚持这一点的 , 恐怕只有“高三班主任”等少数职业了 。
在《诗经》中 , 有这样一句话:“鸡既鸣矣 , 朝既盈矣;东方明矣 , 朝既昌矣 。 ”这里面的“朝”字 , 就是古代上早朝的意思 。
这也表明 , 古代在京官员上早朝的时间 , 就是东方发白、公鸡打鸣之时 。
文章图片
但是 , 考虑到从家里出发走到皇宫的时间 , 从宫门步行走到大殿的时间 , 在门外排队等候传唤的时间 , 官员们实际起床的时间要比“卯时”早得多 。
明朝时 , 大臣们凌晨3点就要赶到午门 , 等待接下来一系列繁琐的仪式 。 而据此推测 , 他们可能午夜时分 , 就要从家里出门 。 而其起床时间 , 就可想而知了 。
据《清稗类钞》的记载 , 明代魏忠贤专权时 , 尽废紫禁城里的路灯 , 清朝时依然沿袭此规 。
结果 , 因为官员们到得太早 , 天还没亮 , 所以就造成“戊夜趋朝 , 皆暗行而入 , 相遇非审视不辨”的现象 。 人走到跟前都分辨不出对方是谁 , 官员们当真是起得比鸡还早 。
不过 , 有些人则是例外 , 那就是亲王和军机大臣们 , 《清稗类钞》里还说“惟亲王有灯引至隆宗、景运二门 , 军机大臣以角灯入内右门 。 ”
有人问 , 为何不让其他的官员也点着灯 , 这样走起路来不就更舒服和安全呢?这其实很好回答 , 如今员工的工位跟董事长的老板桌 , 为什么也不一样呢 。
文章图片
不过 , 所幸的是 , 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资格上朝 。 比如唐朝时期就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 , 他们被称为“常参官” , 而“非常参官”只需按时到自己的部门报到就可以了 。
二、旷工受重罚
上朝的“上班族”们 , 天还没亮就要到宫门排队 , 而接下来就是履行进宫的繁琐程序 ,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检验“门籍” 。
所谓的“门籍” , 就是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 。
明朝人陈良谟写的《见闻纪训》中 , 是这样描述“门籍”的:
“凡京官俱书名簿上 , 置长安门 , 谓之门籍 。 有病注‘病’字在名下 , 不朝参 , 谓之注门籍 。 ”
由于官员们上朝时天还没亮 , 为了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 古人便用一长二尺、竹制的记名牌 , 将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们的姓名、年龄、体貌特征等信息写在上面 , 用于查验其真伪 。
同时 , “门籍”也有“点名册”的作用 。 因为患病而请假者 , 则在其名字下面标注一个“病”字 , 叫作“注门籍” 。
文章图片
在古代 , “清、慎、勤”三字是为官的基本原则 , 而其中“清”和“慎”不太好考察 , 只有“勤”是最容易考核的 , 也是最起码的表现 。
而如果在点名环节中 , 发现某些官员无故旷工或者迟到 , 其惩戒措施也是非常严苛的 , 比如:
《唐律疏议》规定:“诸官人无故不上(班)及当番不到 , 若因暇而违者 , 一日笞二十 , 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 , 十日加一等 , 罪止徒一年半 , 边要之官 , 加一等 。 ”
- 【历史故事】一没打过仗的书生,指挥一场保住宋朝江山的大捷,创造了战争奇迹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前,秦琼程咬金先后受封国公,尉迟敬德为啥没有爵位?
- 【游戏迷】一款火了14年的游戏,在有生之年终于出了续作
- 【爱历史】详解蒙古草原的三方博弈:铁木真打压王罕,札木合从中挑唆
- 【爱历史】三国时,“谷物”和“绢帛”为何能一度取代钱币,成为硬通货?
- 【游戏世界】仅20余人做出的弱买量SLG手游,如何逆袭成今年口碑爆款?
- 【历史故事】古时候,皇帝们为何非要在临终前才传位,早早传位不行?
- 【历史故事】古代的“身份证”长啥样?从“鱼符”到“腰牌”,样式功能大不同
- 第一次见公婆时,还是先来了解这10点注意事项吧!
- 【历史故事】汉武帝的 “推恩令”最终目的,是把肉都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