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暑假 , 大姐带着儿女回到家里 。 小侄子剪了个西瓜头 , 穿着小西装 , 十分可爱 , 见人就叫 , 小嘴可甜了 。
我说:"小侄子真听话呀!"大姐听了笑了摇摇头:"别说了 , 这家伙可难搞了!"果不其然 , 晚上小侄子因为要看动画片迟迟不肯睡觉 , 大姐不给他看他就开始大哭大闹 , 吼叫着他的嗓子 , 声音大得附近街坊都听见了 。
大姐说一句 , 侄子的吼叫声就越来越大 。 大姐无奈只能开电视再给小侄子再看一会动画片 。 在后来的几天了 , 小侄子稍有不满的就大吼大叫、哭闹不停 。 大姐常常就说:"我真是怕了你!真的不会教你了!"
不仅仅大姐如此感想 , 平时不少父母也向我说到:"现在孩子也太难管了吧!"
其实孩子大吼大叫、哭闹不停都是在表达他的情绪 , 只是这个情绪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 。 这时候 , 我们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就要引导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也就是"情感引导" 。
当孩子学会了用语言情感表达 , 那么就会少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 与父母沟通更融洽 , 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 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 改变了孩子一言不发地大哭大闹的习惯 。
文章图片
用"情感引导"的方式能够避免矛盾和争吵的发生 。
比如侄子和大姐直接说:"我想看完这个动画片 , 因为很好看" , 他们母子可能就不用大吵大闹起来 。 不仅如此 , 在父母引导孩子的过程中 , 孩子会深刻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 而不是在一句句"不吃饭就不准看电视"、"别玩这些没用的好吗"的威胁、贬低中知道不做什么 。
假如大姐引导侄子明白事情的直接后果:"现在九点半宝宝看电视的话就不能睡觉 , 不能睡觉就不能长高高的哦 。 不长高高宝宝以后不能去当兵的(因为侄子说长大要去当兵)" , 而不是直接关掉电视机 , 侄子不仅明白以后要早睡的道理 , 而且学会了忍耐继续看动画片的欲望 。
在这样的情感引导中 , 孩子尊重父母 , 甚至成为一个性格温和、善解人意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便也管得轻松、教得愉快 。
用"情感引导"教孩子表达情感好处如此多 , 那我们应该怎么利用呢?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只需要抓住"六步"关键!
第一步:播下种子
什么叫"播下种子"?
简单来讲"播种"就是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要求是什么 , 提前和孩子约定好今天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 什么不可以做 , 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
孩子一旦收到约定 , 感受到父母对事情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自己的重视和关爱 , 对于约定这一事并不会忽视不理 , 甚至十分在意这个约定 。 因为在父母与孩子约定的时候 , 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把自己当小大人了 , 而不是那个被管、只能服从父母的孩子 。 这样 , 我们便能更好地与孩子合作 。 但这个约定不是随意说的 , 我们要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 。
比如:今天傍晚7点我们要去参加端午节活动 ,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7点前吃完晚饭并收拾好 , 7点准时到达校区 。 活动期间我们需要遵守老师的游戏规则 , 不可以到处乱跑 , 也不可以大喊大叫哦 。
文章图片
另外 , 我们还需要多次与孩子重复强调这个约定 。 可以出发前说一次 , 路上说一次 , 到校区门口了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妈妈和你说过的话吗?......好的 , 我们要开始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端午活动啦!
小方面的播种是事前约定 , 大方面的播种是平时积极营造亲密的氛围 , 建立亲密的关系 。 这种亲密关系从婴幼儿时期就可以开始了 。
6个月前的婴儿:
需要经常被拥抱和安抚 , 因为他们这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 自我安慰能力也极其有限 , 完全依赖成人 。 经常被抱和安抚的他们会哭的更少 , 更信任他人 , 也更独立 。
6个月后的孩子:
腹肌强壮到可以自己坐在小床上的时候 , 可以让他入睡前哭闹一会 。 在此之前孩子睡前哭闹的时候他需要被摇晃或拥抱 。 另外我们要多陪伴孩子 , 因为他们不需要电视和玩具更需要你 。
2-3岁的时候 , 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
一是我们要学会设定限定 。 因为仅有情感引导是不够的 , 家长必须对孩子设定限度 , 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 , 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 。 原则是:温柔而坚定的边界 。
- 孩子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看4件事就知道了,不用非要等长大
- 为什么孩子会丢失“3岁前记忆”?这科学的解释,父母都该知道
- 一跌倒就大哭不起来,孩子太“懦弱”?那是你没用好“鲶鱼效应”
- 被逼给大人表演节目?一时的“面子”搭上的是孩子一生的“虚伪”
- 儿科医生:多摸孩子这3个部位,能促进大脑发育,想不聪明都难
- 孩子哭闹不要理睬?把“延迟回应”错当“延迟满足”,后果很严重
- 孩子自私孤僻难相处?避免孩子“爱无能”,家长要培养“同理心”
- 孩子的“坏习惯”屡教不改?试试“行为契约”,让好习惯成自然
- 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父母再给“自己”一次提升的机会
- “护犊子”没错,但过度会让孩子有“受害者人格”,家长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