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解释为什么可以或者为什么不可以 , 能讲道理的孩子更能让孩子信服 。 二是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 这影响了孩子日后是否会自卑敏感 , 是否对父母足够信任 。
平常里 , 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决策的空间 , 不要否定他的所有需求 。 惩罚的时候不要打屁股 , 打小手 , 这容易让孩子缺乏自信 , 而且等于鼓励孩子使用暴力;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
文章图片
第二步:观察和判断
提前约定 , 未必一切都能如你所愿 , 孩子未必就听你的指挥 , 这非常正常 。 所以接下来 , 你需要时刻观察孩子 , 判断他的需求和情绪 , 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做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 比如什么情况下他容易烦躁、吵闹、情绪失控 。 多观察孩子的需求 , 他不乖的行为可能是饿了、渴了、累了、热了、过度兴奋引起的……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 目的是体察孩子的需要 , 真正了解孩子的情绪及其原因 , 适当时候给与引导和帮助 。
并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 , 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 我们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孩子以下两个方面情况:
●了解并观察孩子的发育阶段的特点 , 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
●注意孩子平时的乖的表现有哪些 , 方便与孩子不乖的表现进行比较 , 避免判断失误 。
我之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发现豆豆跟小铭抢绳子 , 豆豆一直踩着别人的绳子 。 父亲对豆豆踢了好几脚 , 豆豆起来"哞...."学牛叫 , 愤怒的看着他爸爸 。
这时候母亲回想平时观察的现象:近期豆豆有情绪都喜欢学牛叫 , 现在豆豆情绪比较强烈;但在平时无论吃饭、玩、作业 , 豆豆没有表现不乖 , 可能是因为某件事豆豆感到生气了 。
再看两父子刚才的行为 , 母亲判断:丈夫的火气和行动是不正确的 , 毕竟威信建立在于沟通和信任基础上 , 所以豆豆表现不服气是正常的 。 这也说明在豆豆突然发脾气的情况下 , 如果父母不了解始末 , 妄下判断采取行动是不合适的 。
于是母亲询问豆豆与小铭争吵的原因 , 并在一步步引导下 , 使得豆豆与小铭道歉和好 , 两父子也互相道歉和好了 。
第三步:聆听
聆听孩子的心声 , 可以明白孩子的哭闹、大吼大叫、发脾气的真正原因 , 方便做好下一步引导 。
聆听之前 , 我们必须保持冷静 , 可以先深呼吸几口气 , 不要让孩子的情绪左右了和孩子的沟通 。 当你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 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 。
与年幼的孩子说活 , 聆听的方式有所不同 。 你一定要蹲下来 , 看着他 , 目光平视 , 让他感觉你确实在用心地听他说话 。 耐心、认真听完孩子说完后 , 不要心不在焉、高高在上、一边听一边玩手机一边和她漫不经心地对话 。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 甚至是模仿能力 。
最后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 带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
第四步: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一个孩子正在经历消极情绪时 , 如果获得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的体察和理解 , 仿佛赠予了孩子一片暖阳 , 孩子也不再明显感受到消极的情绪 。
比如一个幼儿园孩子被伙伴拿鞋打了 , 老师看到就问:"疼不疼?疼的话你可以哭出来 , 没关系!哪里疼?老师帮你揉揉?"这时候被打的孩子也渐渐停止了哭泣 , 说并不是很疼 。
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 , 我们不能试图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 我们要承认接受孩子的情绪 , 并对孩子说出你的同情心 。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 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 , 很累了 , 同样的妈妈也和你一样 , 很累了 。 "这样说 , 孩子才能从中感受到你重视他 , 理解他 , 尊重他的内心感受 。 ……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 , 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 , 情绪反而平复得比较快 。 当孩子的消极情绪消失时候 , 孩子才会打开心扉 , 慢慢地与你交流 。
文章图片
第五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 , 根据发生的事情 , 你要反馈给孩子 , 你这个行为是否正确 , 错在哪里 。 我们不能严格控制孩子的一切行为 , 但也不能放任自由 , 该坚持的规则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
我们也可以用商量的语气 , 放一部分权力给孩子 , 给出几个选择 , 引导孩子思考 , 并一起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
- 孩子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看4件事就知道了,不用非要等长大
- 为什么孩子会丢失“3岁前记忆”?这科学的解释,父母都该知道
- 一跌倒就大哭不起来,孩子太“懦弱”?那是你没用好“鲶鱼效应”
- 被逼给大人表演节目?一时的“面子”搭上的是孩子一生的“虚伪”
- 儿科医生:多摸孩子这3个部位,能促进大脑发育,想不聪明都难
- 孩子哭闹不要理睬?把“延迟回应”错当“延迟满足”,后果很严重
- 孩子自私孤僻难相处?避免孩子“爱无能”,家长要培养“同理心”
- 孩子的“坏习惯”屡教不改?试试“行为契约”,让好习惯成自然
- 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父母再给“自己”一次提升的机会
- “护犊子”没错,但过度会让孩子有“受害者人格”,家长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