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易失败怎么办?避免“习得性无助”,要懂“正确归因”( 二 )


还有 , 兄弟姐妹之间 , 如果弟弟或妹妹很能干 , 则哥哥和姐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 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缺乏魅力 , 能力不足 。
3、经常怀疑自己 , 无法体会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 , 是我们感到有能力完成某些任务 。 习得性无助的人就常常感觉自己无法完成任务 , 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 就像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孩子 , 尽管指导了他学习方法 , 他也会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 。
当孩子有以上三种想法的时候 , 就比其他孩子容易患上"习得性无助" , 在做事的时候都容易敷衍了事便常常失败 , 随后又陷入"失败"的怪圈 。
孩子做事易失败怎么办?避免“习得性无助”,要懂“正确归因”
文章图片
03正确归因 , 避免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
通过了解"习得性无助"的产生过程 , 我们可发现 , 无论是因为自卑 , 还是怀疑自己、认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 , 其实都没有将事情失败的原因真正地分析出来 , 而是主观地将原因归到自己不可控的因素上 。 因此 , 当孩子经常做事失败时候 , 不要着急骂孩子 , 要正确归因 , 避免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 , 还可以带孩子脱离失败"怪圈" 。 如果孩子已经陷入 , 也不要灰心 , 我们一样可以通过"正确归因"引导孩子脱离"习得性无助"心理 。
1、归因有六方面 , 不要只归到一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 , 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外在环境:比如如别人帮助或评分评估等流程机制的不公平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候 , 我们不要只对孩子说:"怎么那么笨!""都是妈妈不好""真倒霉" , 这是把失败的原因只归到一方面 , 会让孩子认为"做错了是自己太笨""运气不好" , 这样都是不合理归因 。 我们要明白 , 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
孩子做事易失败怎么办?避免“习得性无助”,要懂“正确归因”
文章图片
2、避免消极地归因 , 注意评价方式
有时候 , 我们不经意间对孩子的一句话 , 孩子可以记住一辈子 , 甚至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一个母亲就想不到自己十三岁孩子抑郁逃学的原因竟然是 , 自己在孩子五岁扫地打碎杯子的时候说的一话:"扫地这么简单的事都能搞砸 , 你怎么这么蠢!生下来就蠢 。 "
当然你说孩子一句不行 , 孩子可能不在意 , 但是你天天说孩子不行 , 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不行 。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候 , 我们不要消极地归因 , 也就是不要把失败的原因都说成是他无法改变的 。 首先就不要去打击和嘲笑孩子 , 要正确的鼓励;其次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努力是没有办法的 。
像刚才那位母亲就是把孩子打碎杯子的原因归成:孩子笨 , 而且还说孩子的笨是天生的 。 这让孩子自然就觉得"我笨 , 而且是上天注定的无法改变的" 。
孩子做事易失败怎么办?避免“习得性无助”,要懂“正确归因”
文章图片
3、积极归因 , 引导孩子努力
伯纳德·韦纳认为 , 能力、努力和身心状态一般属于可以自己控制 , 其他属于外界控制 。 另外 , 在不同情况下 , 有些外界因素也是可控的 。
像高考 , 外在环境的评分机制是肯定公平的 , 这是可控的 , 所以老师通常会鼓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
其实 , 像老师这样鼓励 , 就是积极归因 , 也就是当孩子失败的时候 , 我们要尽量让孩子明白自己可以通过做出哪些努力来成功 , 有时候尽管有孩子没法控制的因素 , 也可以告诉孩子是有可能的 。
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和孩子较为全面而且灵活地分析失败的原因 , 如果孩子已经十分丧气就要肯定孩子的努力 , 对孩子说只是运气差了一点 , 或者能力差了一点 , 比如:"这次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 下次细心点就更好了 。 "如果孩子失败了觉得是社会对他不公平 , 比如觉得是同学抄袭才获胜的 , 我们就要说:"你有没有他抄袭的证据呢?有的话 , 我们一起举报 。 但是如果你是因为自己输了才这么说的话 , 那我们对你感到失望 。 实际上 , 你刚才表现还差一点 , 或许是因为你不够专心 。 下次把心思放在攀比上认真比赛 , 你也会获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