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外包岗能去吗 微众银行怎么样

出品 | 零壹智库
作者 | 李薇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 , 众多金融企业正在全面部署2020年战略规划 , 其中产业金融将成为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目前 , 金融科技企业对于个人客群开发的竞争格局已定 , 后进入者只能从“下沉市场”探索机遇 。同时 , 受到人口红利消逝、获客成本抬升等因素影响 , 业界将焦点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 , 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迈进 , 因此供给链金融业务是开拓B端金融的重要切入点 。
五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 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银行战略制定 , 每隔五年、十年均会迎来巨变 。民营银行到达五周年的要害时刻 , 需全面复盘取得的成就与教训 , 并且它产生的“鲶鱼效应” , 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何种改变 。尤其是在科技人员投入方面 , 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差距十分惊人 , 彰显其互联网基因 。
头部民营银行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0% 。目前 , 新网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最高 , 高达70% 。其次是亿联银行 , 占比为65% , 此后是微众银行的54% 。而网商银行最新披露的时间节点是2017年 , 科技人员占比为53.05% , 可见这些头部民营银行的科技类员工占比均超过50%;
六家民营银行科技员工数量过百 。统计发现 , 微众银行2019年最新披露数据显示 , 科技人数高达1080人 , 其余五家分别是新网银行243人、网商银行200人、富民银行196人、亿联银行185人、华瑞银行128人 。其中 , 网商银行最新披露时间为2017年 , 预计目前实际的科技人数会超过新网银行 , 并且微众银行超过千人均为科技人员 , 处于业界绝对领先地位;
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民营银行招募的科技人才 , 主要来源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与IT公司等三类机构 。在培育方式上 , 不断优化改良其晋升与职业发展路径 。
从2014年12月微众银行开业算起 , 截至2019年末 , 我国已经迎来了“民营银行五周年” 。这种全新业态由试点走向成熟 , 并具有浓烈的互联网基因 , 未来监管层将批设更多的民营银行 , 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零壹智库基于长期对各家民营银行的跟踪研究成果 , 将从科技人才投入、用户体验优化、品牌建设、战略协同以及普惠金融服务等多视角切入 , 全方位观察我国民营银行在过去五年的发展变迁 。
本文作为五周年盘点的第一篇 , 选取民营银行科技人才占比这一维度 , 剖析过去五年各家的科技投入情况 , 从而观察哪家银行的科技实力最强 。我们发现 , 科技人员数量最多的是微众银行 , 目前已超过1000人 。同时 , 在科技人员占比方面 , 披露详细数据的10家民营银行均达到25%以上 , 前三名分别是新网银行70%、亿联银行65%以及微众银行54% 。科技队伍代表了民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 目前业界已形成头部效应 , 行业分化明显 , IT人才的招募与培养体系建设成为聚焦点 。
一、民营系成长史:危机中诞生 , 孕育不平凡
将时间定格在2019年12月31日 , 尽管距离这一天仍差几日 , 但业界已经提前复盘民营银行走过的重要里程碑 。对于每一家民营银行而言 , “五周年”一词都带有不同的含义 , 事实上从下表可以看出 , 真正迎来5年发展历程的 , 仅有第一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 。
表 1:18家商业银行开业时间与成立年限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 零壹智库
说明:为每家民营银行的成立年限 , 从开业时间统计至2019年12月底 , 按照月份统计至小数点后两位 , 便于对比统计 。
可以看出 , 民营银行成立年限在2-4年之间的 , 占据了绝大多数 。2019年结束后 , 并非是这些银行的“五周年” , 但也预示着它们将在2020年迈进下一个篇章 。正如民营银行“以科技变革金融、践行普惠金融战略”的设立初衷 , 它的诞生是在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亟需数字化转型的要害时刻 , 经历过去几年的持续探索 , 使我国形成了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 , 并带来“鲶鱼效应” , 推动传统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