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游戏“羊了个羊”爆火出圈,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今天 , 你“羊了个羊”了吗?“据说通关的都能达到爱因斯坦……”如果你知道这两句话 , 那么你就一定知道最近火出圈的堆叠式消除游戏“羊了个羊” 。 它火到什么程度呢?与之相关的话题 , 全部都会登上热搜 。 由于参与人数激增 , 游戏一度显示登录异常 , 两天崩了三次 。
【游戏迷】游戏“羊了个羊”爆火出圈,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文章图片
这种热度 , 不禁令人好奇 ,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游戏?为什么能这么火?其实这款游戏一点都不复杂 , 简单来说 , “羊了个羊”是一款升级版消消乐 , 它将需要三消的卡牌依某种规则堆叠在一起 , 而玩家则需要由上至下的顺序把卡牌一一摆放至下方区域;当三种同样图案的卡牌排在一起时即完成消除 。 玩家只需要按照规则 , 按照图案 , 从卡池内选取各个卡牌完成消除就算通关 。
【游戏迷】游戏“羊了个羊”爆火出圈,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文章图片
但就是这样一款普通的小游戏 , 令人如痴如醉 , 无法自拔 , 还吸引了不少孩子 。 据网上报道 , 有一名小学生 , 才刚刚7岁 , 虽然平时父母也允许孩子在闲暇之余玩一玩益智类的小游戏 , 例如:连连看、消消乐这些 , 但这次玩了“羊了个羊” , 有一天晚上家长起来上卫生间 , 已经凌晨2点了 , 孩子还在拿着手机玩 , 这样的情形让父母不免担忧了起来 。 并不是说家长过于杞人忧天 , 实在是玩游戏太容易上瘾了 , 就连成年人玩起来都控制不住 , 何况是自控、自律、判断力都未成熟的孩子 , 他们更容易上瘾 , 甚至为了玩游戏不上学、不吃饭、不睡觉……
【游戏迷】游戏“羊了个羊”爆火出圈,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文章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痴迷游戏?因为游戏满足了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 。
1被他人认可带来的成就感就拿“羊了个羊”这款游戏来说 , 它有个独特的激励机制 , 就是“地域排名”和“成就称号排名” 。 打开小程序 , 映入眼帘的就是地域排名 , 会根据全国各个地区游戏进度情况进行排名;成就称号分为“全国领头羊”“最强王者”以及“秋名山羊神” , 这三项称号是根据玩家通关时间排列 , 只有最短时间通关的玩家能获得对应称谓 。 这一系列激励方式 , 对玩家的竞争感、优越感、成就感、身份认同感等有着强烈的刺激 。 比如一旦通过了第二关 , 成为那0.1%的人 , 必然会让孩子成为游戏中其他玩家的瞻仰对象 , 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快感 。 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 , 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好动爱玩等原因 , 总是被打压 , 从而难以获得 。 因此孩子只能通过游戏来满足被肯定被认可的心理需求 。 同时 , 因为第二关巨难无比 , 几乎只有0.1%玩家才能通过 , 会激励起孩子的挑战欲 。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 , 从游戏心理上看 , 始终无法过关会带来强烈的胜负欲 , 为了获得更多游戏机会和道具 , 通关后还能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分享 , 就会有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 2令人痴迷的社交互动:满足社交需求人是社会性动物 。 仔细观察 , 人类的很多行为最终都会回归到社交这个基本动机 。 游戏正是利用了这一基本动机 。 好比“羊了个羊”里的“话题PK”玩法 , 玩家可以选择加入不同队伍 , 通过努力通关为自己的队伍加分 , 最终获胜队伍会获得一些奖励 。 在游戏里 , 孩子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队作战 , 一起聊聊游戏体验 , 由此所带来的社交需求和认同感 , 能满足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缺少陪伴和归属感的孩子的心理需求 。
3为孩子提供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空间
还有的孩子沉迷于游戏 , 是为了利用游戏逃避现实 , 比如说不愉快的家庭环境、高竞争的学业压力、不愉快的学校生活、不友好的同学关系等等 。 于是孩子会越来越渴望有一个空间是能够自由自在做自己的 , 能够让他紧绷的神经得以片刻的放松 , 而有趣 , 能满足孩子自主感、胜任感和成就感的游戏 , 让孩子有了喘息的瞬间 , 也就不奇怪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了 。
那么 , 如何让孩子既能玩游戏又懂得自我约束 , 怎样才能娱乐、成长两不耽误?
和孩子签订“游戏合同” , 全家都要遵守从现在开始 , 和孩子做好提前约定 。 比如:每天最多可以玩2局游戏;不能在用餐和学习时玩游戏;设置开机密码 , 用手机平板时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如果违反约定 , 减少一次使用权;如果坚持两周遵守约定 , 可以获得一份奖励 。 这份和孩子约定的“游戏合同” , 可以打印出来并贴在孩子卧室或者客厅等显眼位置 , 便于监督 。 当然 , 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 , 带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 , 不要当“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的家长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