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朝宗室制度经过百年到乾隆时期逐步完备,有爵位的宗室不到7%

清朝宗室爵位制度起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初 , 于天命元年(1616年)封次子代善等四人为和硕贝勒 , 参与国政:“太祖肇基 , 以满语定爵号 , 最尊者日贝勒 。 ”可见 , 后金立国时 , 还没有如同中原历代王朝册封宗室时的最高爵位“王”、“亲王”这一称呼 , 最高级别的爵位就是“和硕贝勒” 。 而“贝勒”则是源自金代“勃极烈”称谓的转译 。 和硕贝勒以下的封爵 , 则是普通贝勒 。 整个努尔哈赤在位的十一年、以及清太宗皇太极在位的前十年里 , 后金宗室最高爵位都是“和硕贝勒” , 没有“亲王”这一称呼 。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 , 皇太极降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 , 从归降的察哈尔林丹汗遗孀囊囊和儿子额哲手中获得了所谓的“传国玉玺” , 东蒙古诸部都归附于皇太极 , 后金国势由此走向强盛 。 于是 , 皇太极于天聪九年十二月授意群臣以察哈尔降服、“传国玉玺”归金为由 , 向自己上奏疏 , “早正大号、以安天下” 。 同时后金贝勒大臣及外藩科尔沁、喀尔喀、土默特、察哈尔蒙古首领也纷纷上表 , 请皇太极早日登基 。
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 , 皇太极在征询了诸臣的意见后 , 决定改元称帝 , 以正大统 。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 , 皇太极在盛京(沈阳)郊外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 , 正式称帝 , 改国号“大清” , 改元崇德 , 并追尊父亲努尔哈赤为“大清太祖” , 同时接受群臣所上的“宽温仁圣皇帝”尊号 。 皇太极即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清太宗 。
清太宗登基后 , 更定了朝廷官制、礼制 , 重新调整了八旗制度 , 并拟定了完善化、制度化的宗室及功臣爵位封授制度 。 从这一年开始 , 清朝正式确定了宗室九等爵位制 , 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 (其中镇国公、辅国公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 。 )
崇德元年(1636年) , 首批受封的宗室王公有——大贝勒代善: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和硕郑亲王;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和硕睿亲王;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和硕豫亲王;贝勒豪格:和硕肃亲王;贝勒岳托:和硕成亲王(后来被降爵为贝勒 , 去世后又追封克勤郡王) , 皇弟阿济格:多罗武英郡王;皇侄杜度:多罗安平贝勒;皇兄阿巴泰:多罗饶余贝勒 。 贝勒萨哈廉(代善之子)当时身染重病 , 没能够立即封王 , 一个月后病逝 , 被追封为和硕颖亲王 。
【历史故事】清朝宗室制度经过百年到乾隆时期逐步完备,有爵位的宗室不到7%
文章图片
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元年(1644年) , 顺治帝(实际是摄政的睿亲王多尔衮)又晋封之前被降爵为郡王的兄弟阿济格、多铎为亲王 , 同时为了显示宽宏 , 也给当初和自己争夺皇位的对手豪格恢复亲王爵位(豪格在夺位失败后被多尔衮寻事降为郡王) , 同时 , 岳托之子、多罗贝勒罗洛浑被晋封多罗衍禧郡王 , 太宗第五子硕塞被授封多罗承泽郡王 。 顺治八年(1651年) , 顺治帝亲政后 , 以军功晋封亲兄承泽郡王硕塞为承泽亲王 。
顺治十年(1653年) , 顺治帝进一步完善宗室封爵制度 , “宗室列爵十等” , 在原来的九等爵位之下 , 再加第十等“奉恩将军” , 同时把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辅国将军分为一二三等 , 合计十等十八级 。
在崇德元年(1636年)和顺治元年(1644年)这两次集中封爵时 , 虽然清朝宗室中有多人获得了亲王、郡王的顶级爵位 , 但无论是太宗皇太极、还是顺治帝(包括摄政的多尔衮) , 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些宗王们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 此后诸王的爵位有被废黜的(如睿亲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 , 有后裔被降爵的(如豫亲王多铎 , 降爵为信郡王) , 有后裔改王号的(如礼亲王改巽亲王、康亲王;肃亲王改显亲王) , 这就造成了后人们认为清初有功勋的宗王们后裔未能继承爵位的认知 , 对后人也起不到激励作用 。
乾隆十三年(1748年) , 乾隆帝再次修订宗室爵位制度 , 颁布了“钦定爵表” , 在原有的十等十八级中设立了“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两等 , 分别位于郡王和贝勒之上 , 清朝宗室爵位由此完善为十二等二十级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 乾隆帝鉴于国初各军功宗王们的封号有的被褫夺、有的降爵、有的改封号 , 不能完整反映当初宗王们的功劳和体现激励后人的作用 , 于是借着给多尔衮平反的机会 , 下诏恢复了军功宗王的后裔在国初时的封号 , 并明确了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资格 , 作为正式制度明确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