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区别

导读:你真的了解DNA吗?许多人知道,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一样,我们的DNA也是从祖上继续而来,而恰恰也是和文化传承一样,DNA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所以DNA承载的信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改变主要来自于基因突变和基因
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区别body>你真的了解DNA吗?
许多人知道,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一样,我们的DNA也是从祖上继续而来,而恰恰也是和文化传承一样,DNA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所以DNA承载的信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改变主要来自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大家知道,DNA是双螺旋分子链,每条分子链都是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 。而基因是DNA上的某个片段,也就是说基因是一定数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某种排列 。人身体的所有的组成成分,都是在基因的指令下生成的——最初只是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里的DNA控制受精卵的分裂和生命的物质——蛋白质的合成 。越来越多的细胞出现后,DNA促使细胞分化形成各种身体组织,有些组织还形成了器官,最后才发育成了一个完整的胚胎 。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就算你知道了整条DN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DNA的测序工作——你仍旧不知道DNA中的哪些片段是一个基因 。它们隐藏得如此之深,就像文言文里的句子一样,句句紧密相连,没有标点符号将其区分开 。即使你有可能将所有的基因都进行了标记,你也无法知道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知道了人的某个性状(例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这个基因是什么,在哪个位置,怎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形成等相关信息我们一无所知 。
DNA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对于DNA的熟悉,还处于一个非常初始的阶段 。这个创造了生命的神奇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呢?从进化论的观点,我们普遍认为如今复杂的生命最初可以追溯到单细胞生物 。再往前追溯就进入生命从无到有的阶段了,问题也就变成了单细胞生物是怎么来的?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化学起源说认为地球最初大气中的气体经过雷击后发生反应形成了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和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组成成分)等小分子,小分子开始慢慢组合成有机大分子——DNA和蛋白质,大分子经过相互作用和逐步演变,最终产生了单细胞生物 。
但这个说法确实太笼统,DNA和蛋白质是如此的精妙和复杂,就算有了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制造出它们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拿人体中的蛋白质来举例:人体中一共有20种氨基酸,这20种氨基酸按不同种类、数量、顺序组成肽链,一条肽链可含有几十甚至几百个氨基酸 。多条肽链通过成键、缠绕结合形成蛋白质 。这个过程显然极其复杂,而且人体内蛋白质的总数超过10万种,自然界真的能完成如此困难的工作吗?
有人会说,蛋白质是由RNA通过翻译产生的,而RNA是DNA转录产生的,那么蛋白质根本上就是由DNA产生 。所以,原始的宇宙只需要产生一部分蛋白质,和DNA结合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随着进化的进行,更加复杂的蛋白质再由DNA产生 。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需要清晰的一点是,DNA的结构也相称复杂——人的一条DNA长链拥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这样的一条链,简直难于登天 。这就似乎有了砖头,要成为摩天大楼仍旧像登天一样难 。即使地球上有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事情远没有那么简朴 。有人认为,DNA会不会有可能是外星人制造的?
DNA来自于太空?
2019年9月,日本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大场康弘公布:组成DN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可以在星际云中形成!
星际云,顾名思义,是一种状态类似云的物体,它由太空中大量漫游的微粒聚集而形成 。大场康弘在实验室中模仿了星际云所处的太空环境——超高真空和超低温度,并使用氖灯照射模仿恒星对星际云的紫外辐射,然后在模仿环境中加入了人造星际云 。相关模仿完成后,当大场康弘将一种由水蒸气、一氧化碳、氨气和甲醇组成的气体混合物注入实验室中的星际云时,令人惊异的现象发生了——混合气体相互反应居然产生了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假如说原始地球的大气通过反应产生脱氧核糖核苷酸是一种猜想的话,现在我们在模仿星际云的实验室里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它的产生 。
星际云能够产生脱氧核糖核苷酸,也就意味着星际云也有可能产生DNA 。这无疑说明了人类的DNA的来源存在一种可能性——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