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

高明医疗新突破
佛山日报讯 采访人员陈嘉懿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治愈的心律失常之一。它能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甚至导致死亡。而导管消融手术将是房颤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近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梁远红教授的指导下,高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
据悉,该病例中,患者为54岁女性,诊断持续性房颤多年,合并心功能不全,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经该院心血管内科初步评估,具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给予患者正规的抗凝治疗,并建议进行房颤导管消融术。
患者再次入院后,心血管内科团队对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包括术前准备,术前术中用药,各种器械,术中所用电生理仪器的安装、调试,甚至包括患者的出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
当天上午9时半,手术正式开始,经过标测、消融及反复验证后,患者房颤终止发作,手术不到2个小时成功完成,患者无不适主诉,安返病房。
房颤并非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其死亡风险较无房颤者高2倍。最危险的并发症为脑栓塞,较正常人高5倍,我国每年新增房颤患者高达800万人。过去只能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控制心室率来改善病人症状,而现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在全球已发展20多年,成为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就国内而言,导管消融术既是房颤治疗的热点,也是心脏介入技术的难点,具有一次性根治、不用开胸等优点。该例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区人民医院心律失常治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房颤小贴士
1.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2.房颤有哪些症状?
房颤时心跳增快且不整齐,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慌、气短、胸痛、疲劳、运动能力下降、头晕、晕厥等。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房颤时没有不适的感觉,尤其在心率不快时或房颤持续的时间较长时。也正因如此,房颤会被很多患者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有两个主要的危害: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房颤容易导致脑卒中:房颤时,心房内的血液不能完全泵到心室内,这些滞留的血液就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到达脑部,阻塞脑部的血管,造成缺血性卒中。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4.什么是射频消融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应用心内导管头端射频能量消除心房组织异常电活动的技术。其原理是应用射频电流通过心肌组织产生热能传导到深层的组织,一般在50℃时,多数的心肌组织会形成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变成不会传导和产生触发活动的心肌瘢痕,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