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费|重庆璧山:95岁老中医不愿退休,为困难户五保户看病分毫不取】王渝凤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李茂佳
他把过的脉、看过的病,病人药到病除;乡亲担心他年龄大了还能不能继续给大家看病,他笑着说,只要你们需要我,我就不会退休。
他叫邓济良,今年95岁,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重庆璧山区三合镇上有名的老中医。
2月16日,在璧山区三合镇平安二路一个不起眼的铺子里,一位年轻人前来看病。
初春的重庆,春寒料峭,喜好春光的年轻人,在一波太阳之后,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她在纸上写写画画后递给了旁边的老人,老人手拿放大镜专注仔细地看着,随后将手搭在年轻人的脉搏上,望闻问切配合着一旁的工具,紧颦着的眉也渐渐舒展,不一会儿一笺处方就写好了。病人来时愁眉不展,离开时却眉开眼笑。
“邓医生帮我看了,回去好得快。”这个爷爷辈的医生,为年轻人的家里三代看过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从“医者仁心”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文章插图
邓济良在铺子里为患者看病。
幼时缺医少药
他立志学医治病救人
邓济良出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仅接受过五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当时麻疹天花肆虐,死了很多人,甚至家中的祖父祖母也因此过世得早,社会满目疮痍,邓济良立志学医救人。但因为家里缺少经济来源,邓济良的父亲只想让他当个“放牛娃”。
邓济良并没有放弃理想,在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前提下,师从多名中医名家,努力钻研疑难杂症的同时,也在老一辈中医的耳濡目染下,将“为患者解除病苦”作为行医准则。
勤勉好学的邓济良一直学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家乡,1951年开始参加工作,1952年兴办医院,并任职璧山区三合镇卫生院院长。
年轻时,邓济良热衷于中医药科普工作,并将中医的基础知识、无数偏方,特别是涉及到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用笔记、面授的方式无偿给予医院的年轻医生及当地的乡村医生,促进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顺利推进。
“是县委书记保送我去针灸的,党和政府的培养和关心让我备受鼓舞,一定要为群众解除病痛,痛病人所痛。”邓济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文章插图
号脉后,邓医生说出了患者患病的根源。
背药箱问诊病人
年均最高出诊达1万余次
早年间,通讯和交通并不发达,但凡病人家属一句呼唤,邓济良便背起自己的药箱以最快的方式赶往病人家中,其年均出诊数及门诊量高达1万余人次。他的足迹,遍及原有乡镇的16个大队、102个生产队和3000多户家庭。
除去看诊,邓济良最大的爱好就是订阅医学杂志和报刊,然后对着自己手抄本温故知新,本子里记录着病人的病情和药方,还有病名、医学阐释等。行医几十年来,这样的本子也慢慢累积了一大摞。面对慕名而来真心求学的人,邓济良也毫不藏私,大方地送出。
邓济良退休后又接受医院的返聘,在医院留用到2011年。在返聘期间,邓济良总是挤出空余时间给人看病开处方。
文章插图
邓济良认真地写着处方。
开门市为患者看病
坚持困难户只收5元成本费
退休后,彻底闲了下来的邓济良还是放不下挂念着他的乡亲们,于是就在三合镇租了一间门面开诊看病。
由于面积有限,邓济良只在柜台上放置了血压计、病历记录簙、针灸盒以及厚厚一摞的医学书籍和资料。
“人得了病是很痛苦的,万一病人有个头疼脑热来找医生却扑了个空,我要对我的病人负责,不敢有丝毫懈怠。”多年来,邓济良坚持每天开门接诊,雷打不动,遇到腿脚不便的病人还主动上门问诊。他给患者看病时有自己的原则,始终坚持困难家庭、五保户分毫不取,每次为病人扎针,也只收5元的成本费。
“以前一个月可以看诊近千人,现在不行了,每个月只能看诊300多人。但我离不开我的病人,只要还有口气,能工作,脑子是清醒的,就接着干。”说起今后的打算,邓济良这样说道。
春秋轮转,如今,这位鲐背之年的老中医已经扑在自己热爱的中医工作上72年了,他将人生最美的青春倾洒在自己挚爱的中医事业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扎根在乡村,凭借妙手回春的医术、济世救人的医德,用鞠躬尽瘁的态度竭尽全力为一方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 暗影|KPL春季赛:势如破竹连胜继续,重庆狼队3-0长沙TES.A豪取三连胜
- 医学|3名医师入选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
- 重庆良心老板,花6000万给员工买房买车,破产后,看病却需要众筹
- 重庆市肿瘤医院|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去世,好友杨锦麟透露其罹患胃癌,专家提醒:这些可能是早期信号
- 管理|璧山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典型案例
- 区县|重庆建防癌盾牌:从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到建立牢固三级肿瘤防治体系
- 新冠肺炎|2022年2月2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娶媳妇|重庆男子吃草上瘾,以此赚钱娶媳妇,34年吃了40吨草:我就喜欢吃
- 无症状感染者|昨日重庆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 中医馆|重庆对首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品中医馆”集中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