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地理解情感管理的本质及其内涵,我们需要对情绪、情感进行理论探讨 。
情绪与需要、动机一样,与人的心理动力系统有关,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我国的情绪心理学家孟昭兰认为,情绪(emotion)代表着感情性反应的过程,而情感(feeling)经常被用来描述社会性高级感情 。情感这一术语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对情绪过程的“觉知”,它集中表达了感情的体验与感受方面 。因此,情绪、情感属于同一感情性反应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文学和生活中,情绪多用来表达一定情景中个体的感情性表现和反应,情绪、情感在发生机制和本质上是一致的 。
国内学者对情绪的理论研究十分稀少 。西方情绪研究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前进的道路,逐步从生理的、行为的层次走向生理—心理的和社会—心理的层次 。60年代以来,从心理层次上探讨情绪本质及其发生机制的重要理论主要有:情绪认知理论,主要包括阿诺德的和拉扎靳斯的认知—评价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情绪的动机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情绪无意识理论、汤姆金斯与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的动机—信息理论,主要包括西米洛夫的观点和国内学者卢家楣的需要—预期假说 。20世纪90年代初,拉扎勒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有关理论成果,提出了情绪的认知—动机—关系理论 。这些理论对情绪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每种理论都包含有合理的成分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 。
(一)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价理论 。
情绪与有机体的生理唤醒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情绪决非单纯地由生理唤醒状态所决定 。情绪赖以产生的源泉在于客观情境事件,但它不可能由刺激事件直接、机械地决定 。当前的事件意义何在?会有何影响?这都需要通过认知评价 。阿诺德首次在情绪理论中提出评价的概念,她强调对外部环境的评价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认为评价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 。阿诺德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 。阿诺德的情绪理论有两个重要的论点:第一,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层上进行的评价过程 。阿诺德明确提出,情绪体验是有机体对刺激事件的意义被知觉之后产生的,而刺激事件的意义来自评价 。当前事件对个体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认识是不可能在知觉水平上完成的 。她举例说,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会产生极大的惊恐;然而在动物园里看到阿拉斯加的巨熊时,不但不产生恐惧,反而使人产生兴趣和惊奇 。这种情绪反应的区别显然来自不同的情景知觉—评价过程 。第二,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同皮层下部位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情境刺激被评定并引起情绪之后,认知与情绪的结合诱导人的动机和愿望 。诸如从森林中逃走,避开熊的追逐;或接近关在笼子里的熊,观察它的体态和行为 。愿望是正常情绪的重要组成成分,愿望中包含着认知 。因此,情绪可以转化为动机 。
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实际上是现象学和生理学的混合产物,它包含了环境的、认知的、行为的和生理的多种因素 。这个理论作为早期的认知—评价理论,对评价过程本身的研究很薄弱,假设的成分很大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拉扎勒斯一方面继承了阿诺德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对引发情绪的认知评价过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了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集大成者 。
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与认知—动机—关系理论 。
拉扎勒斯(1985)给情绪下的定义是:“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 。”拉扎勒斯认为,人和高等动物都有评价这样一种心理过程 。评价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次性完成或结束的,它可能是一个序列 。因此,拉扎勒斯提出了初评价(primary appraisal)和再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两个概念 。初评价有三种类型:无关、有益和紧张 。再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它经常发生在对威胁或挑战的评价中 。这时需要估量采取行动的后果,考虑适宜的应付策略,选择有效的应付手段 。其中包括对所选择的应付策略的评价,以及对应付后果的评价 。
拉扎勒斯在处理评价概念时,还有一个更深的着眼点 。他非常注重个人的社会经验在评价中的作用 。个人从经验中形成信仰、价值观、义务感和理想的目标这类个性结构,情境信息通过这些心理结构进行评价,得到对信息的解释 。经过评价,人参与处理情境事件,转而进入在评价过程 。因此,情境和人在相互作用中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情绪的发生依此过程而定 。拉扎勒斯(1984)写道:“人通过信仰、价值观、义务感和目的,到达处理事物的舞台;再通过反应情境的某些方面,就转入情绪的舞台 。”拉扎勒斯主张,情绪反应,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都是特定的认知评价的功能 。
拉扎勒斯在1991年出版的著作《情绪与适应》一书中,对他早期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情绪的认知—动机—关系理论,扩展和深化了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他仍然把评价分为初评价和再评价,认为初评价的三种成分是目标关联(goal relevance)、目标一致或目标不一致(goal congruence or incongruence)以及自我卷入的类型(type of ego-involvement) 。目标关联是指当前面临的事件触及个人目标的程度,也就是说,在个人关心的或有个人利害关系的当前事件中是否有问题 。目标关联对所有情绪来说都是决定性的 。如果在当前事件中,有一种目标是有利害关系的,那么就会产生情绪;反之,如果没有目标关联,就不可能产生情绪 。目标一致或不一致对所产生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再评价的三种成分包括责备或信任(可以是外在的——也就是指向他人,也可以是内在的——也就是指向自己)、应付的潜力和未来的期望 。在拉扎勒斯看来,对每种情绪来说,至多需做出六个与评价有关的决定,有时更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认知模式,以此描述有关的意义,这些意义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情绪 。拉扎勒斯认为,人们可能以很快的速度进行评价,甚至是同时利用有关情境、个人变量以及与它们有关的意义的信息 。他以此为基础描述了众多情绪产生的条件 。
拉扎勒斯的这一新理论从更为广阔的方面探讨了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认为目标关联是情绪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把情绪的发生与目标、自我卷入、期望等心理动力因素联系起来,也就沟通了情绪与动机的关系 。不过,拉扎勒斯是把这一切放在认知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的 。
在情绪产生的问题上,当学者们还对生理唤醒的作用争论不休时,阿诺德把情绪的产生同高级认知活动联系起来,启发人们去探索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理论路线 。这一理论路线后来演变成两大分支,一支是以沙赫特、曼德勒为代表的认知—激活理论,他们更多地研究生理激活变量同认知的关系 。另一支就是以拉扎勒斯为代表,他对评价过程与情绪的关系以及个体对情境刺激的应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尤其是拉扎勒斯提出的情绪的认知—动机—关系理论将这一学派推向理论的新高峰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拉扎勒斯主要还是站在认知的角度分析情绪发生的机制的,其理论中的认知评价已经与个体的内在目标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而他对个体心理系统的目标变量本身缺乏动力学分析,也没有看到目标对认知的组织作用 。此外,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是以人的理性模型为基础的,而大量情绪现象却表明情绪本身具有非理性,人在情绪的非理性力量面前,理性的力量是有限的 。尽管人们可以安慰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人们往往并不能因此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 。这些正是拉扎勒斯新情绪理论的不足,也是它需要发展的新方向 。
3.维纳的归因理论 。
维纳创立的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归因理论包含两个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的方面:一是关于归因过程的认知理论,它研究人们归因的方式与过程,而是研究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影响 。关于第一方面的研究,目前业已得到承认的原因分类的维度有三种:原因的部位,分为内部原因(例如能力)和外部原因(例如运气);原因的稳定性,分为稳定的原因(例如能力)和不稳定的原因(例如暂时努力水平);原因的可控性,分为可控制的原因(例如努力)和不可控制的原因(例如运气) 。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原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难度是外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 。归因理论认为,对同一行为结果进行不同的归因,可以引起不同的动机与情绪过程 。例如,将考试成功归因于能力水平,会产生胜任和自豪感,将它归因于运气,会产生幸运感,但不会有自豪感;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会产生自卑和失望,而将它归因于努力不够,会产生自责,将它归因于运气不佳,则会产生侥幸心理,不会伤害自尊,不会有自卑感 。
作为认知的情绪、情感理论家,维纳在构建情绪理论体系时提出了三个基本出发点:第一,认知是情绪状态的决定因素,情绪是对因果归因的一种反应,人们如何思考影响他们如何感受 。这种观点承认不经过认知解释的情绪、情感也是有的,但认为它们是不深刻、不分化、对人的生活不起主导作用的简单的反应 。这种观点也不否认情绪、情感对认知过程的调节作用,但它强调认知始终领先和主导着情绪、情感 。第二,试图将情绪、情感这种“非理性”的过程或状态从认知这种“理性”的过程中分离出来是不现实的,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要找到一种不含认知成分的情绪、情感或不含情绪、情感的认知都是不可能的 。第三,坚持一种现实主义或现象学的观点,强调情绪理论要能够说明和解释现实中的情绪、情感现象 。
维纳区分出依赖于行为结果而不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和依赖于归因的情绪、情感 。维纳认为,人们对行为结果的“原始的”评价决定情绪状态是积极的、愉快的还是消极的、不愉快的 。这种情绪是直接依赖于对结果本身的认知和评估的,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度、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行为结果价值的主观知觉或认识 。然而,维纳进一步认为,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理性的信息加工者,人们通常不会满足于这种行为结果的表面的、肤浅的了解 。在多数情况下,结果本身对人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得到这种结果 。于是更进一步地寻求和思考行为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产生了,一批更加复杂、更加重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这种进一步的认知活动中分化和派生出来 。人不仅因为对行为结果本身的认知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行为结果产生原因的看法不同而有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认知活动的深化和复杂化导致了情绪、情感体验的深化和复杂化 。简单地说,就是行为的结果决定情绪状态是愉快还是不愉快,而对同一结果进行不同的归因就会进一步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反应 。
情绪的归因理论是一种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它内容广博,对一系列的情绪现象具有说明、解释能力 。与拉扎勒斯的认知—动机—关系理论相比,归因理论是一种关于情绪的更纯的认知理论,主张认知是情绪状态的决定因素,情绪是对因果归因的一种反应 。这种理论虽然不否认情绪、情感对认知过程的调节作用,但它强调认知始终领先和主导着情绪、情感 。物极必反,这种理论明显缺乏系统动力学的思想,缺乏从微观层次揭示、预测和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它满足于在宏观层面上解释情绪现象,但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看,从系统活动的微观机制看,归因理论是一种缺乏深度的理论 。例如,为什么一定的归因方式会导致相应的情绪反应?比如,仅仅说明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会产生自卑和失望是很不够的,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绪反应?正像在物理学中,仅仅用温度来解释物质存在的物理状态是不够的一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温度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
笔者认为,认知与情绪、动机的关系是密切的、复杂的,否定它们的内在联系是错误的,但动机和情绪不可能完全存在或产生于人的认知过程 。人的心理系统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试图仅仅用认知来解释动机、情绪等心理系统的动力学过程,这是钻进认知世界而看不到天外有天的某些心理学者的天真想法 。这种想法是机器人模型的直接产物,它与行为主义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脉相承,是朴素的整体论的一种典型代表 。因此,必然会有另一些研究者关注情绪产生机制的非认知因素 。
(二)情绪的动机理论
情绪的动机理论主要是从动机的角度来研究情绪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 。不同的学者关于动机的观点不同,对情绪的看法也不同 。情绪的动机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情绪无意识理论和汤姆金斯与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
1.弗洛伊德的情绪无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从动力的角度论述了情绪问题 。根据拉帕波特的研究,弗洛伊德的情绪概念是不清楚的 。不过,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情绪所依据的基础(精神过程)是无意识,情绪可能是心理能量的一种形式,也可能是由本能起源的能量的释放过程或本能冲突的表现 。
2.汤姆金斯与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与伊扎德也主张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 。他们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体系是从达尔文的进化观演变而来的 。达尔文的著作《人和动物的表情》被心理学家视为经典文献,但行为主义盛行的几十年中,它被人们搁置一旁了 。汤姆金斯与伊扎德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的理论,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吸取了某些成就,建立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
他们的理论首先提出,人格由五种相互联系的和自主性的子系统组成,它们是:体内平衡、内驱力(生理需要)、情绪、知觉、认知和动作系统 。前两个子系统主要是生物学地维持有机体的功能;后三个子系统为更复杂的人类行为提供基础 。情绪是主要的动机系统,认知是主要的交流系统,动作是主要的行动系统 。伊扎德提出,这六个人格子系统结合成四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感情—知觉、认知的相互作用;感情—知觉、认知结构 。认为情绪是先天的和原始的动机系统,这是该理论令人感兴趣的方面 。伊扎德认为,以上四种类型的动机,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它们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伊扎德还特别强调指出,四种类型的动机可以得到无数的组合,从而构成情绪动机系统的多样化 。
动机—分化情绪理论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 。伊扎德提出,人类基本情绪有8~11种,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恐惧和悲伤,以及害羞、轻蔑和自罪感 。对前八种基本情绪,学者们基本赞同,但把后三种归于基本情绪,意见分歧比较大 。
汤姆金斯提出,感情主要反映在面部表情上,这个观点为伊扎德所认同 。伊扎德把达尔文的进化观运用于人类情绪的解释时,把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骨骼肌肉系统的进化和分化、以及情绪的进化和分化联系起来 。他指出,情绪的进化和分化同脑的进化和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 。汤姆金斯与伊扎德的情绪理论从种族进化的观点出发,明确提出情绪是进化的产物,从而引申出情绪的分化观点 。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情绪过程中存在三个组成部分:神经活动、面部—姿态活动和主观体验 。他还把它们视为情绪的三个水平 。伊扎德断言,情绪一旦被激活,它的下阶段的活动便依赖于原始活动的位置和性质,情绪的主观体验的产生与认知无关 。因此,伊扎德的情绪理论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相对立 。
显然,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理论为人的情绪生活描述了一个非理性的模型,这与拉扎勒斯所描述的情绪理性模型有着本质的不同 。笔者认为,他们试图以整个人格结构为基础,研究情绪的性质和功能,肯定情绪与动机的内在联系,这一点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在情绪的表情等现象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们同弗洛伊德一样,重视了情绪的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层面,这应该是很有价值的 。但从根本上说,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没有解决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问题 。把情绪直接纳入人格的构成之中,把情绪直接定义为动机,这些反而会阻碍对情绪本质的深入研究 。伊扎德(1977)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具有神经生理的、神经肌肉的和现象学的复杂过程 。从这个情绪定义,我们就很难把握情绪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可见,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有着庞大的理论体系,但并没有击中情绪的本质及其发生的心理机制 。
此外,利珀也认为情绪起着动机的作用 。利珀强烈反对那种认为情绪对行为具有瓦解影响的传统观点,主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 。
(三)情绪的动机—信息理论
普里布拉姆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出发,考虑了评价(如阿诺德)和动机(如利珀)的理论,初步形成了情绪的动机—信息理论的主张 。普里布拉姆(K.H.Pribram)认为,当人们在过去的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内部认知模式同当前需要的信息不一致,即预料中的愿望未能实现,行动遭到失败,或预料中的意外事件无法避免或无力应付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和忧虑 。并认为情绪监测着脑的加工、认知活动和社会行为 。
西米诺夫也从信息的角度研究了情绪问题 。他认为情绪(E)等于必要信息(Ia)与可得信息(Ia)之差与需要(N)的乘积,即:E=-N(In-Ia)
按照这个公式,如果一个有机体因缺乏信息而不能适当地组织自己,那么神经机制就会使消极的情绪开始行动 。西米诺夫认为,情绪本身具有一种强烈的生理激活的力量,因而,如果这个机制变活跃了,那么一些习惯性反应必定受到破坏 。当有机体需要的信息等于可得的信息时,有机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情绪便是沉寂的 。如果信息过剩,超出了有机体预期的需要,积极的情绪便会产生 。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都可以促进行为 。
例如,一个高考考生在报考第一志愿上填了安徽大学,并认为自己应该能录取,他的需要就是考上安徽大学 。如果最后他被比安徽大学差的学校录取了,那么,对这位考生来说,必要信息大于可得信息,需要得不到满足,这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果正好被安徽大学录取了,必要信息等于可得信息,需要得到满足,这时情绪便是很弱的;如果最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可得信息超过需要信息,这时就会产生积极情绪 。
最后,西米诺夫指出,情绪的划分应考虑下列因素:(1)有机体需要的强度;(2)信息不足或过剩的程度;(3)以满足需要为目的的活动的特点 。他认为只有“在一定的距离上行动”,才会看到情绪 。可见,西米诺夫也是以信息理论和其中所包含的动机的观点来研究情绪的 。
我国学者卢家楣借鉴了西米诺夫的情绪理论,提出了一种类似的情绪理论,他称之为情绪的需要—预期假说 。卢家楣认为,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是: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时,引起我们的知觉,并将知觉的结果与我们当时的需要和预期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预期需要,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倾向;反之,如果预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倾向;一时不明则产生不确定的情绪倾向 。而各种情绪所达到的强烈程度由客体超出预期的程度和个体对客体需要的迫切程度所决定 。
【abc情绪理论(基本情绪)】西米诺夫的情绪理论虽然比较简单、明了,但它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新的方向 。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遗憾的是,西米诺夫只是把需要与信息这两个重要概念并列起来,对它们的内在联系和需要的性质缺乏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