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为政以德——治国的德政主张
在治国方略上 ,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 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 。
[内涵解读]
1.为政以德
“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 。“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 。执政者应实行“仁政”:①以民为本 , 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 , 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②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树立榜样 , 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 , 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
【论语论语解读(论语八佾)】2.民生与教化
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 。冉有问政时 , 孔子先强调“富之”再强调“教之” 。在孔子的思想中 , 物质与精神均不容忽视 , 但更倾向于精神 , 当两者必选其一时 , 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 , 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
3.先富后教(《〈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 , 而且是“先富后教” , 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 。在孔子的观念中 , 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 , 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 , 两者之间没有矛盾 , 只是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 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 , 这是基础 , 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 , 就是要重视“教化” , 使百姓遵守“礼” , 就是提倡百姓要有一种精神力量 , 重视人的基本准则 。
4.“均贫富”与“均无贫”(《〈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 和“君君 , 臣臣 , 父父 , 子子”的思想一致 , 不是均贫富 , 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
5.“政”和“德”、“刑”和“礼”的区别(《〈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 , 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 , 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儒家的德治思想进行比较)
[相关成语]
1.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 , 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 , 环线在周围保卫着 。北 , 北辰 , 北极星 。
2.足食足兵:粮食富足 , 军备齐全 。
3.节用爱人:节约财用 , 爱护百姓 。
4.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 , 献出才能 。就列 , 归入行列 。
5.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 , 使笼子开了 , 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
6.既来之 , 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 , 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来”“安”都是使动用法 。“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 , 就应该安下心来 。“之”虚化 , 起补充音节作用 。
7.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 , 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 。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 。分崩 , 破裂 。离析 , 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 不可收拾 。
8.大动干戈:发动战争 。干戈 , 泛指武器 , 比喻战争 。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
9.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 。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
10.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 。比喻扶持大局 。
11.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 , 声讨 。
12.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 , 草就倒伏 。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 , 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 , 风吹过 。偃 , 倒伏 。
13.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 , 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 , 草被风吹倒 。
[论语摘译]
1.子曰:“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译文:孔子说:“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 就好像北极星一样 , 安居其位 , 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 。”
2.子曰:“道之以政 , 齐之以刑 ,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且格 。”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 用刑罚来整顿百姓 , 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 用礼教来整顿百姓 , 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顺 。”
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 曰:“如杀无道 , 以就有道 , 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 必偃 。”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 , 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 , 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 , 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 , 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 , 百姓也就会从善了 。君子的道德好比风 , 小人的道德好比草 。草受风吹拂 , 一定顺风倒伏 。”
4.季氏富于周公 ,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 ,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氏比周公还富有 , 可是冉求还为他搜刮民财来增加他的财富 。孔子说:“冉求不是我们自己人了 , 后生们尽可以敲起鼓来声讨他!”
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 , 用不足 , 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 , 吾犹不足 ,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 ,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 君孰与足?”
译文: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景饥荒 , 用度不足 , 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用十分抽一的彻法呢?”哀公说:“十分抽二 , 我还感到不足 , 怎么能用那个彻法呢?”有若答道:“老百姓富足了 , 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 , 您怎么会一个人富足呢?”
6.子适卫 , 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 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 , 又何加焉?”曰:“教之 。”
译文:孔子到卫国 , 冉有给他赶车 。孔子说:“人口很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很多了 , 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又说:“已经富裕起来了 , 下一步做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 。”
7.子曰:“其身正 ,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 。”
译文:孔子说:“在位者自身端正 , 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 , 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 。”
8.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 足兵 , 民信之矣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 。孔子说:“粮食充足 , 军备充足 , 百姓信任 。”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 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 , 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 。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 , 无粮顶多饿死 , 没有百姓的信任 , 国家根本站不住 。”
9.子曰:“道千乘之国 , 敬事而信 , 节用而爱人 , 使民以时 。”
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 , 办事严肃认真并恪守信用 , 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 , 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节 。”
10.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不患贫而患不安 。
译文:我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大夫 , 不忧虑国家贫穷而忧虑财富不均 , 不忧虑人口稀少而忧虑动乱不安 。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为政以德”内涵的具体解读 , 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
A.“为政以德”要重教化 , 轻刑罚 。()
B.“为政以德”反对横征暴敛 。()
C.“为政以德”须富民 。()
D.“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做到为政需正己 。()
E.“为政以德”须做到取信于民 。()
参考答案:A项 , 2、3;B项 , 4;C项 , 5、6;D项 , 7;E项 , 8、9 。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 , 完成(1)~(2)题 。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 足兵 , 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 小车无軏 ,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颜渊》)
(1)两则材料分别从和的角度阐明了“信”的重要性 。
(2)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 但孔子却说“去食”取信 。两者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
答:
参考答案:(1)治国 修身
(2)不矛盾 。“民以食为天”是从个体生存角度出发的 , 强调食物的重要性 。“去食”取信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的 , 强调取信于民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
参考译文:
子贡问什么是为政之道 。孔子说:“粮食充足 , 军备充足 , 百姓信任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 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 , 还要去掉一项 , 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 。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 , 无粮顶多饿死 , 没有百姓的信任 , 国家根本站不住 。”(《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 , 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木销子 , 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 , 它靠什么行走呢?”(《论语·颜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