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精|吃味精会脱发、会致癌、会杀精、会降低智商……你还要误解味精多久?

说起味精,以前可是家家户户必备调味品,增鲜提味“神器”,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味精从我们厨房黯然消失,甚至传言不断:
不要放味精,吃味精会掉头发;
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吃了会致癌;
长期吃味精会杀精,对脑子也不好,会降低智商;
甚至有些餐厅开始打出“无味精添加”的牌营销,“吃味精有害”更是深入人心。那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小编这就带你揭开真相。
味精,除了名字,其他没毛病
有些长辈,可能基于对糖精、奶精、香精等的认识,随之觉得“味精”也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什么化学合成添加剂。哈哈,其实也不是什么“精”都是“怪”啦,至少味精除外。(味精:名字起的不好,怪我咯~)
味精,其实还有个日本名“味の素”,是20世纪初,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在喝海带黄瓜汤的时候,发现汤味道出奇鲜美,随后将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化学分析手段从海带中提取到一种神奇物质——谷氨酸钠,并命名的。后来在1920年,我国化学家吴蕴初成功从谷物中提取并制成谷氨酸钠,取名味精。由上“味精”发现史,大家可能已经认识到:说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所以是有毒的,着实是冤枉它了。
味精,就是用淀粉等经过微生物发酵,然后通过一系列提取过程,最终得到谷氨酸,并与钠结合形成谷氨酸钠。谷氨酸钠,在葡萄、番茄、海带等天然食物里也都含有的。科学证据表明,人工生产的谷氨酸和天然的谷氨酸在代谢和生理上并无区别。而且在我国,味精的制备也大都以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发酵、提取、精制而成。这些天然食物和谷物无毒无害,那么符合国际标准的谷氨酸钠,自然也是无毒无害的。
国际上的权威机构,比如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都围绕味精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和审查。
JECFA评估中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
美国FDA认为“在目前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条件下,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无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和突然变异性试验等多种试验中,都已证明味精是安全的。
因此,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允许谷氨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比如,欧盟、澳新和我国允许味精的使用。
吃味精会脱发、会致癌、会杀精、会降低智商……
这些“黑锅”,味精本宝宝不背!
从上方方面面来看,味精本身都是安全的,那这些传言是怎么回事呢?
会脱发——关于味精导致脱发的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撑。脱发按病因分类,内分泌性脱发和神经精神性脱发最为普遍。前者是遗传因素和雄性激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后者病因尚未完全认识清楚,可能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还有不常见就是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导致的脱发。
会致癌——这一说法,其一可能是因为大家误解味精是化学合成剂,而衍生出来的想法;其二据说是说温度超过100℃,味精就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不不不,焦谷氨酸是无毒不会致癌的,所以致癌,不存在的。
会杀精——有大鼠实验表明,大量食用味精后,与生育相关的器官中子宫、卵巢、辜丸、前列腺各脏器大体及镜下检查均未明显中毒性病理改变,而且对体重、摄食、血象、心、肝、 肾功能等十项生化指标及心电图等也均无明显影响,so,这条也纯属谣言。
会降低智商——这一点可能被断章取义、肆意发挥了。在2017年7月12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发表声明说,他们在重新评估味精安全性之后,认为最大限额要设为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时候,引用了科学家在一项神经发育毒性研究中的发现,根据谷氨酸钠对动物的长期试验,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NOEAL)是每公斤体重3.2克。谷氨酸可能给人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疼、血压增高以及胰岛素水平增加等。过量食用味精还会造成脑神经损伤,对没有发育完全的儿童和青少年影响更大。
注意,这里有个限定词“长期过量食用”。这里又涉及到剂量和危害的关系,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日常饮食中,味精应该怎么吃。
味精应该怎么吃?
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任何东西吃多了都会有害,所以食用味精也要讲究科学,正确适量地食用才能保证人体的安全和健康。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但是实际摄入量普遍达10克左右,如果再加上味精中的钠,就会更多。欧盟食品安全局采取100倍安全系数,为谷氨酸及其盐类制定了新的安全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30毫克,相当于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 1.8克。所以,日常食用味精时,注意以下几点: